|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热点 > 正文
海峡两岸建筑设计文创园:老工业区 秀文艺范
money.fjsen.com 2015-05-26 10:35:20  廖丽萍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海峡两岸建筑设计文创园 施辰静 摄

福建日报讯(记者 廖丽萍)夏季的午后,大雨洗礼过的空气中弥漫着树叶的清新。缓步走进位于湖里大道14号的海峡两岸建筑设计文创园,文艺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咖啡香,静静陈列着的艺术设计品,设计者们埋着头,专注地用键盘敲击出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喜的创意。在湖里这片老工业区,旧厂房正演绎着他们的“新故事”,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来的是特区发祥地活力十足的“文艺范”。

老厂房改出新朝气

雅致的咖啡厅,精美的书画、雕塑和各种艺术品,以及装修风格独特的卫生间……说到这些文艺十足的设计,你很难把他们和破旧的厂房联系在一起。然而,在2.5平方公里的湖里老工业区,当老厂房遇上文化创意,也就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2012年,厦门辉煌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和厦门海峡两岸设计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联手租下了厦华电子的3号、4号厂房,创办了海峡两岸建筑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4500万元进行改造,目前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

厦门海峡两岸设计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介绍说,老厂房楼层高、楼间距宽、体量大等一些特点,都是它们改造成文创园的优质条件,原来纳税百万的厂房,改造成文创园后,将带来超过千万的税收。

“海峡文创园的改造不是对一幢楼的简单改造,而是通过文创产业的汇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湖里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老厂房建设文创园除了经济效益,还有着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湖里老工业区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特区的记忆,是特区的品牌、历史和积淀,通过文创园的形式,为老厂房注入新的活力,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一种新的开拓。

除此之外,旧厂房的改造,也为提升城市文化配套,丰富市民生活提供了新平台。例如,由798时代空间·海西事业部与方式设计联合打造的壹壹·时代生活美学馆,作为福建省第一家生活美学概念馆,这里每个月都会更换一次主题展览,为市民和业者提供享受艺术、交流学习的好去处。

文创企业接踵而来

“我们搬了九次‘家’,最终决定扎根湖里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在厦门辉煌装修工程有限公司设计中心的负责人方国溪看来,入驻海峡文创园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发展大本营,也开启了企业向文创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一家传统的装修公司,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得从以劳力为主的装修,向以创意为主的设计转变。”方国溪介绍说,沿着这样的发展思路,他们在海峡文创园中设立了设计中心,以人才为核心,发挥园区建筑设计集聚的优势,将创意卖到了全国各地。去年,厦门辉煌装修工程有限公司设计中心200多人的团队,创造了五、六千万元的产值,设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全国二十多个城市。

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是福建省内第一家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建筑装饰创意设计为中心,整合装饰设计产业链。目前,文创园已入驻58家设计和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包括来自台湾的常吉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长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来自香港的天涛国际设计集团等,目前入驻的设计师及工作人员在500名以上。去年,文创园实现营收5.6亿元,纳税1600万元。

“一批优秀企业和项目的汇聚,为海峡文创园打造成为具有海内外独特辐射力的文创产业基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陈勇介绍说,晓风书屋、三摩地素食馆、三摩地公益讲堂等一系列配套项目已经决定入驻,园区的二期改造建设构想也初步成形。

两岸人才携手合作

主打“两岸牌”,一批台湾企业和人才的落户也让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成为了闽台文创交流的又一高地。

常吉(厦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厦门方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与台湾常吉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厦合资经营的一家建筑设计院。借助台湾常吉在医疗设计方面的资源和经验,双方正拓展更广的市场。公司在园区的40多人团队汇聚了两岸在医院室内设计的优秀人才。

随着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的发展,汇聚两岸人才,成为它的一个巨大吸引力。陈勇表示,海峡文创园的品牌已经逐渐打响了,规模、集聚效应开始显现。除了作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的一个分会场,去年,由文创园主导还举办了“海峡两岸空间艺术周”,在两岸都引起了一定反响。文创园目前正在尝试租赁更多的老厂房,计划引入台湾新竹的影视动漫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也是厦门闽台文化产业园核心区的启动项目。2012年9月,福建闽台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厦门闽台文化产业园由此跻身“国家队”。海峡文创园计划在5年内,汇聚1500名设计师,创造20亿元的收益,并带来4000万元的税收。

“我们已经与省内的五所高校、台湾的三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对接和设计实践,推动人才的交流和汇聚。”陈勇说。

责任编辑:财经频道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