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共享单车成“初老族”新宠

2017-05-08 10:57:49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财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操作难点、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容忽视,真正“共享”还需多方努力

记者 陈若凡   


  共享单子让出行更便捷  


  一些中老年人加入“单车族”

    福州晚报讯:如今在榕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品牌、不同颜色的共享单车,快捷方便又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吸粉”无数,其中也不乏“银发族”。
  共享单车成为部分老年人出行“新宠”,却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老年人使用共享单车,既要提升自身安全意识,也需要单车运营商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将老年人使用共享单车的“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共享单车落户榕城“初老族”加入骑行大军
  走路嫌远、坐车麻烦,共享单车成为不少人的短途首选,它的出现既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成为继广场舞、夜跑团之后的零排放健身新方式,得到“初老族”的青睐。
  在共享单车刚“现身”福州街头的时候,年近六旬的市民闫秀花阿姨就在女儿的推荐下注册成为用户。“最初我也只是为了赶时髦,试了几次之后,就发现不论是出门买菜还是接驳地铁,共享单车都很方便,我还自己学着下载了好几个品牌的单车APP。”闫阿姨说。
  扫码解锁、开始骑行、关锁结账……每到上下学时间,省老年大学门口停放着的一排共享单车生意就格外好。“我个人是提倡骑自行车出行的,低碳又环保,还能顺便锻炼。”今年63岁的黄依伯家住南江滨公园附近,以前他从家里到老年大学上课都需要转乘公交车,耗时且麻烦。“现在我在家楼下扫个二维码就可以上路了,骑行价格便宜,还不用考虑有没有人看车。”
  今年1月份,有数据中心对摩拜、OFO、永安行等5个共享单车品牌用户使用单车情况分别进行了监测。调查数据显示,骑行共享单车的人群以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约占总人数的6成至7成,而55岁以上的用户也占有一席之地,骑行人数占比从2.8%~7.7%不等。
  记者在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老人聚集的地方,随机采访了30位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有骑过”和“愿意尝试”的受访者人数约占一半,年龄集中在55岁至65岁之间。相较于这些“初老族”,7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共享单车的意愿则不强烈,大多数人是因为年龄问题而没有把自行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之一。
  “我今年刚好70岁,办了一张敬老卡,乘坐公交车都是免费的,我觉得挺好。”家住上海新苑小区的何荔珠阿姨说。75岁的潘依伯则表示,自从他不慎摔倒后,家人就把他的电动车“没收”了。“孩子觉得我们年纪这么大了,骑车出行很危险,所以平时我都是走路或坐公交。”此外还有些老年人虽想体验共享单车,却因各种限制条件,如老人手机没法下载APP,或是不懂如何将银行卡绑定手机等,只能望“车”兴叹。
  少有租赁年龄限制老年人骑单车存隐患
  共享单车大规模进军城市,带来智能共享单车平台大量的出行数据。北京清华同衡设计研究院日前就联合摩拜单车发布了全国首部《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该报告采用了摩拜单车大数据平台运营一年来的海量数据,按照性别、年龄、职业等要素对骑行用户进行划分,监测多个之“最”。
  出人意料的是,在所有共享单车用户中,“退休大爷”超越年轻小伙,成为骑行距离最长、平均速度最快的组别。分析指出,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相较于年轻人倾向于骑车接驳或短途出行,老年人则多在交通平峰期骑行,路况较好,且以锻炼休闲目的居多,所以距离长、速度快。
  长距离的快速骑行同时也带来一些隐患,市民林阿姨日前就反映,骑过共享单车后,她经常觉得身体不适。“有的单车车身很重,我骑10分钟就觉得腰酸背痛。还有的单车座位不能调节,我有时觉得高、有时觉得矮,找不到一个舒适的姿势。”
  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紧急处置能力相对薄弱,骑自行车摔倒、摔伤的事情并不鲜见。那是否有相关协议对老年人骑行作出规定呢?
  据了解,我市公共自行车租赁对象年龄限制为16周岁(含)以上至65周岁(含)以下,而各家进驻榕城的共享单车除了DDbike规定用户年龄为12周岁~50周岁,其他各品牌单车均只规定借车人须满12周岁,对老龄用户没有严格限制。
  “目前公司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管理规范,但考虑到老年人骑车安全系数低,我们不建议7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共享单车。”Hellobike福州区域负责人邢经理称,公司为用户购买了保险,如果骑行过程中由于单车问题造成用户受伤,他们将予以赔偿。如果是老年人因操作不当或者自身突发疾病等原因导致意外发生,则不在赔偿范围内。摩拜单车福州市公关部陈经理则称,他们为用户提供了全面保障,同时要求骑行用户应是符合身体条件的
  健康人
  要想实现真正“共享”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一方面老年人希望能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捷,另一方面在使用单车时,老年人又存在操作难点和安全隐患,如何才能让“银发族”拥有更好的骑车环境?这就需要老年人自身、共享单车运营商、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老年人在骑行共享单车前,应该对自身身体状况有所判断。”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廖忠表示,患有骨质疏松、膝关节硬化、心脑血管等方面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合骑行。鉴于有的单车座椅不可调节,他建议老人,应选择与自己身高相适应的座椅高度,不要勉强改变身体姿势来适应车辆。“长时间俯身骑行容易造成腰椎劳损,所以老年人骑车要选择车把手稍微高、车座椅稍微低的共享单车。”廖医生表示,长时间骑行会磨损膝关节,因此老年人每次骑车持续时间要适当,车速不宜过快。
  永安行福州区负责人李经理表示,为了确保老年人骑行安全,在使用共享单车前,应认真检查刹车、车铃、车链条等部件是否完好牢固,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向服务人员反映。“我们每天也会安排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排查、检修,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采访中,部分品牌单车负责人坦言,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骑行用户相对较少,并不在他们的目标用户内。对此,有老年人呼吁,希望能够考虑到他们的难处,在共享单车租赁、教学等方面提供便利,不要将老年人拒之门外。
  “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没有支付宝,也不懂绑定银行卡。总怕一个操作不当,卡里的钱就被转没了。”63岁的倪榕生阿姨希望,能够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现场教学,或是在软件客服、手机操作等方面进行优化,方便老年人借车、还车。还有老人希望,老年大学和街道、社区能多开展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培训课,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APP。
  只有多方共同发力,为老年人出行创造条件,促进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和参与现代生活的新方式,才能让老年人不再做高科技的边缘人,让共享单车真正实现“共享”。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