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正文

讲好博物馆藏品故事

2023-11-17 11:11:20 徐 达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年来,“到博物馆去”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每逢周末、节假日,许多博物馆预约爆满。为更好地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越来越多的观众主动选择听讲解员的专业讲解。

与此同时,讲解人员供给不足、讲解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有所显露。一些博物馆讲解需提前一周才能预约到,固定的讲解时间也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有的讲解人员知识储备不足,讲解时往往只会背解说词,缺乏故事性及情感融入,难以与观众产生良好互动,影响了观众观展体验。

讲解工作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提供公共服务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亟须提高讲解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提升讲解服务能力,讲好博物馆藏品故事,满足公众对博物馆高品质文化供给的需求。

一方面,各级文物部门应积极完善讲解人员招考、晋升、交流等制度,提高讲解员薪酬待遇及社会地位,充分激发讲解队伍活力。同时,可定期举办博物馆讲解员大赛或组织培训,切实提升讲解员业务能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博物馆讲解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博物馆讲解人员应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提供高质量讲解服务。讲解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一件件文物背后蕴藏着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力量以及中华文化的精神气韵,要干一行爱一行,增强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加强学习文献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持续钻研、补齐短板,力争通过专业、优质的讲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参观者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更多知识。

“深读”一座博物馆,专业的讲解员是观众的“领路人”。期待广大博物馆讲解人员精研业务、锐意创新,利用新技术不断丰富讲解形式,提供分众化、特色化的讲解内容和服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产业经济

​AI+医疗:应避免“百花齐放”,“垂直深耕”才能行稳致远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AI+医疗”的创新项目层出不穷,从诊断辅助到药物 …[详细]

更多》专题聚焦

立足当地 特色经营

福建海峡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