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时评 > 正文

优化“仅退款”策略,让权利天平回归平衡

2024-08-16 17:09:57 房雨恬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2023年,澎湃新闻报道过一则关于“仅退款”的案例,被告杨某通过电商平台在原告龚某经营的个人店铺中购买了价值18.58元的“纸巾玫瑰花折纸花相框手工DIY制作中空相框送闺蜜情侣情人节礼物”。杨某签收后,告知龚某相框镜面有划痕。龚某协商补发镜面,并要求杨某提供相关照片佐证,但杨某提供虚假照片,并以“不想要了”为由申请“仅退款”。

平台介入后,同意了退款,但买家未进行退货。龚某多次联系被告协商处理退款相关事宜,但杨某拒绝协商不予理睬。龚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故将杨某诉至平果市人民法院。最终经法官调解,两人达成庭外和解,原告撤诉。

“仅退款”规则如何诞生?2021年,拼多多率先引入“仅退款”政策,消费者网购如果对商品不满意,可以不用将商品寄回,直接申请退款。政策发布之初,是为了在廉价商品售卖时,买家出于消费弱势的前提下,避免退货麻烦,简化交易程序,同时倒逼商家提高商品与服务质量。2023年起,淘宝、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也开通了“仅退款”服务。

近年来,钻着“仅退款”漏洞而刮起的“白嫖”风气互联网上愈演愈烈。打开浏览器输入“仅退款”,映入眼帘的词条是“仅退款话术”“仅退款教程”,甚至有网友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仅退款”教程,传授自己的“白嫖”经验。

“仅退款”规则是否合理?同为平台的契约者,商家权益又由谁保护?当前,不少平台开始重塑“仅退款”政策。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淘宝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相关调整将于8月9日起正式实施。在抖音平台上,可以看到,商品链接好评率低于70%,才支持消费者仅退款。

平台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固然值得肯定,可作为交易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为平台客户的商家,其权益也应得到保护。准确来说,用户还是商家,都是电商平台的使用者,平台都应尽其保护义务。

近年来,人们的权益保护素养日渐提高,这时,消费平台作为交易链的搭建者,更应该尽力维护交易生态平衡,别因为用户权重,不断将需求天平偏向消费者,从而寒了商家的心。

(责任编辑:邓浩)

更多》产业经济

​AI+医疗:应避免“百花齐放”,“垂直深耕”才能行稳致远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AI+医疗”的创新项目层出不穷,从诊断辅助到药物 …[详细]

更多》专题聚焦

立足当地 特色经营

福建海峡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