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具体的车型不一样,厂家每个月的补贴也不一样,因此分期付款的手续费也不同,“我们有自己的起亚金融公司,也有与建行合作的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推荐适合的”。
当被记者问及需要提交什么材料时,不同的汽车4S店给出的答案也不相同。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需要近半年的工资流水,还要开通手机银行,还有就是填一些相关的表格。”另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则表示,提供工资流水以及社保卡就行,如果是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客户群体,贷款的审批效率会比较高。
在招行某网点,该行的客户经理建议记者选择办理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申请一张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再申请“车购易”,银行会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状况,提升其信用卡的分期额度,以满足持卡人在指定经销商分期购买指定品牌汽车的需求。持卡人只需承担一定手续费,即可按月分期偿还购车款项。同时,不同汽车经销商还会不定时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减免或者降低分期手续费。
车贷陷阱需谨慎
贷款买车早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这种“先享受、后付款”的方式在整个汽车市场都十分普遍。多家银行均与各品牌汽车4S店有合作,不定期地推出“零利率”购车服务。
记者走访发现,零息贷款、代办保险和牌照……这些看似很划算的优惠,事实上,往往都附加着比实际购车、贷款更多的条件和费用。
据悉,信用卡分期购车目前主要有两种优惠方式:一是银行与车商合作,对部分车型提供“零利息、零手续费”的购车优惠,与全款购车相比,消费者不需要多付任何成本;二是对某些车型是“零利息、低手续费”购车,消费者就需支付一定的分期手续费。
“免息”不等于“免费”,“零利率贷款”其利息都是由汽车厂商或经销商自掏腰包,表面上看消费者得到优惠,认真计算一下,往往会发现,所谓的免息并非免费,最终仍然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例如,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类贷款中,虽然月供中没有任何利息,但在办理分期付款业务时,需要消费者支付一笔手续费。而这笔手续费却大有玄机,不仅包含了车贷的利息,还包括经销商办理按揭业务的利润。并且,消费者参加“免息”活动,其所购买的车型大多只能按照厂家指导价来支付,不能再享受新车的优惠价格,甚至有些车型的免息金额可能比车价的优惠还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