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上市公司 > 正文
中石化探路千亿“混改”
money.fjsen.com 2014-09-23 09:41:46   来源:时代周报    我来说两句

从宣布启动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经营到完成“混改”引资,中石化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

9月14日,中国石化[-0.38% 资金 研报](600028)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下称“销售公司”)已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了增资协议,25家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认购增资后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

销售板块2014年上半年为中国石化贡献了7269亿元营收,2013年这一数据则为1502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0%。另一方面,中石化销售板块备受诟病,部分地方销售公司近年多次陷入利益输送等争议漩涡中。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中石化一些销售分公司劳务派遣的现象依然存在,劳务派遣职工比例高企,超出10%。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便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并且企业的派遣员工总数不能超过全部员工总数的10%。对于这一问题,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劳务派遣是中石化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对这一方面也很重视,“未来,比例肯定会不断下降”。

对于“混改”尤其是销售公司的专业化重组,在董事长傅成玉带领下的中石化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增资扩股之后的销售公司,在10月底将按照引入的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重设董事会,“这次不仅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而且董事会的11名董事中,中石化只占4名,投资者派出3名董事,职工董事1名和3名独立董事。”吕大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次重设董事会体现了中石化对“混改”的极大诚意。

中石化的改革远不止于此。9月17日,江钻股份[-2.43% 资金 研报]发布公告称,中石化石油机械装备相关资产将全部注入公司,该业务实现整体上市。此外,中石化还宣布了石油工程公司借壳*ST仪化(600871)的重组方案。对于将要变身为投资公司的中石化来说,旗下各板块的专业化发展路径正逐渐清晰。

“混改”前夜:地方销售公司陷争议

年逾六旬的傅成玉在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迈出了重要一步,中石化“混改”正以出乎意料的速度进行着。

以中石化最大营收来源的销售业务为平台展开的“混改”,体现了傅成玉的改革决心。中国石化201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销售业务营业收入为7269亿元,经营收益118亿元,而2013年年底,其营收达到1502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0%。

“我们业内说,长城以北(加油站分布)是中石油,长城以南是中石化,中石化加油站的分布非常密集,所以销售板块对于中石化的利润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其油品销售的毛利率不算太高,相比而言,非油品销售的增长空间就大得多。”9月18日,卓创咨询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销售业务,傅成玉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流露出自己的重视,甚至将非油品销售业务比作“一座金矿”。

但由于“盘大”、“体制老化”等原因,中石化销售板块在贡献利润来源的同时,地方销售分公司也成为“不规范操作”的频发地。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中石化地方公司劳务派遣的现象仍然存在。中石化江西分公司某地销售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下辖员工有60余人,其中40余人均为劳务派遣。该地一中石化加油站站长也同时透露,“就我们站来说,包括我在内,共6人,全部是劳务派遣。我们都是和一家名叫江西南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署的合同。”

上述劳务派遣比例高企的状况,并非只是个例,据中石化内部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披露,“其实,在多地的销售分公司都存在劳务派遣工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中石化江西分公司经理办公室主任秦辉并未直面回答,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具体情况自己并不清楚,需要与相关人员核实。而吕大鹏则表示,劳务派遣是中石化的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对这一方面也很重视。

“中石化加油站油源大部分是从自己的炼厂配给,考虑到运输成本之类的原因,各地方省公司有一定的外采权。”胡慧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此情况下,加之销售业务的丰厚利润,为贪腐提供了温床。

6月19日,中石化重庆公司总经理助理向仕铭收取“好处费”14万元被法院最终以四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二审定案。中石化重庆公司副总经理童辉涛也被指证;8月,中石化化工销售公司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副经理王强因涉嫌受贿罪被江苏省检察院依法立案侦查并决定逮捕。多家媒体报道,2012年初,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卷入“高利贷”漩涡,当时金鑫地产原董事长刘明称,2007年其开始从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融资,融资的月息在2分5,远超出当时基准利率。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