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旧栏目 > 基金 > 正文

A股行情回暖 基金分红不吝啬

2014-10-17 11:11: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林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秋天是果实成熟,人们丰收的时节,而在股市里,刚刚过完三季度的基金也迎来了分红潮。面对今年超强的赚钱行情,股票型基金自然是当中的分红主力,同时债券基金也不甘落后,默默地为投资者实现超额收益。

偏股型基金引领分红潮

2014年已经过去了三个季度,而火热的A股行情让人在即将到来的冬季也没有觉得寒冷。在经济数据回暖、流动性宽裕、改革措施效果显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A股一路勇往直前。而主动股票型基金的涨势如虹,让自己成为前三季度里最为赚钱的基金品种,平均收益达到12.72%,紧随其后的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和保本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也都达到10%左右。

面对如此丰收的一年,基金的分红自然也不会吝啬。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来偏股基金分红总额已超过2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50%;其中今年共有49只偏股混合基金实现分红总额51.4亿元,占所有偏股基金的近1/4。仅在10月11日当天,华安基金[微博]就有三只基金分红,与此同时,还有华安中证增强A、宝盈睿丰创新基金、长信量化股票型基金、华夏红利混合型基金、汇添富黄金(1238.80,-2.40,-0.19%)及贵金属基金、农银汇理策略价值股票型基金6只基金将分红。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四季度以来单位分红份额最多的基金为民生加银红利混合基金,该基金具体分红方案为每10份分配1元。

“小额分红”“多次分红”流行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基金分红增多,主要是因为基础市场走好,基金出现赚钱效应,有些基金为了“落袋为安”而分红,营销手段和对后市看法的不同都会促使基金公司采取不同的分红策略。此外,目前基金流行“小额分红”加“多次分红”的模式,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基金在合同中规定了具体分红时点,不少都是到点分红,因此今年出现不少基金每个月分红一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基金经理主动通过分红降低仓位,调整结构。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股市上行仍是大趋势,对投资者而言,跟随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平衡配置,将获得更多的赚钱机会。对于后市,华商基金[微博]认为,在经济缓慢下滑、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预期下,股市依然值得期待。

债基分红毫不示弱

除了股票型基金外,债券型基金也是今年分红的主力之一,整体来看,债券基金今年分红非常频繁,甚至还在同一天出现了汇添富、易方达、嘉实、鹏华、中欧和华泰基金公司旗下的8只债券基金同时宣布分红的纪录。

统计显示,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共分红338次,分红总额达37.7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债券基金分红的次数要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从业绩来看,就在涨幅靠前的基金中,有11只基金今年涨幅已经超过20%。

今年单次分红比较大方的是申万添益宝A、B,每10份派现0.657元、0.578元,国投添利一年债A、C也分别每10份派现0.63元和0.61元,招商增利、银河收益、上投岁岁盈、华安安心、国富债券、泰信回报、鹏华双债加利等出手也较为大方,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超0.5元。

从分红次数上看,嘉实超短债(070009,基金吧)分红最多,达9次,富国旗下的富国增强债券、富国信用债、富国天锋、富国国企债等也多次分红,其他分红次数较多的有长盛双月红、万家市政、融通岁添利、景顺四季金利债等。

对于后市,天弘安康养老基金经理姜晓丽分析称,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有望延续中性偏宽松,债市整体能够延续稳定偏多的格局。基于利率品受到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影响,下行空间有限,信用债有望受益利率下行且持有收益较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