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王潇雨 北京报道
本已在资本市场掀起阵阵波澜的中国南车(60176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南车,601766.SH;01766.HK)和中国北车(60129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北车,601299.SH;06199.HK)合并重组一事,在已经敲定最终整合方案之后再次因疑涉股票内幕交易而再次引发广泛的关注。
双双否认
1月13日晚间,中国南车及中国北车再次双双发布公告,否认了存在内幕交易的行为。
一切源于这两家公司在去年12月30日晚间发布的合并预案中披露的“本次交易相关人员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自查情况”。根据双方披露的自查结果显示,在因涉重组事项而被股票市场交易停牌前6个月期间,两家公司高管及家属都有购买各自公司或对方公司股票的交易历史。这其中牵涉到的相关人员多达25人,其中与中国北车直接相关的多达17人,包括了董事长、总裁、财务总监等主要高管。
中国南车13日晚间发布的公告表示:“本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并未在核查期间买卖本公司及/或中国北车股票。”
中国南车方面称涉事的相关人员买卖股票的行为是“依据其对证券市场、行业的判断和对本公司及/或中国北车股票投资价值的判断而为,纯属个人投资行为,与本次重组不存在关联关系”。
而有涉事人员更多的中国北车虽然详细解释了本公司相关内外部人员股票买卖行为相关的细节,但最终结论也与中国南车相似,即相关人员是在并不知悉重组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股票买卖的,并且这一行为也是依据价值投资的分析和自身判断进行,与重组并不存在关联。
自从这两家中国轨道交通的领军企业披露自查信息,公布其高管和家属有如此集中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之后,即引发铺天盖地的质疑与问责之声,皆因内幕交易乃全球资本市场屡禁不绝的行为。而中国资本市场建立多年以来也有诸多内幕交易行为被查处,但违规或违法的操作仍然是困扰中国股市的一大问题。
“内幕交易的主要特征在于精准买卖行为,这也是用来判断内幕交易是否成立的一个最关键要素,为了获取利益的知情人在精准时间内买进或者卖出股票的行为在信息披露机制健全的资本市场很难做到不留痕迹。”一位从事证券行业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也是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在此次披露中买卖中国南车1.5万股股票的关键问题所在,按照其买入和卖出价格可以推算出正好是在因涉重组事项停牌之前。
- 2015-01-14多高管涉嫌“内幕交易” 南北车回应系个人炒股
- 2014-12-31分家14年南北车再聚首 合并后新公司简称为中国中车
- 2014-12-31南北车合并为中车 3000亿级“巨无霸”诞生
- 2014-12-29南北车合并已经酝酿3个月 17位高管角逐8个管理岗位
- 2014-12-12南北车合并两周内或有定论:北车将作退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