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闽企 > 正文

“再次妈妈关爱基金”在深成立 博爱公益援助妇女群体

2017-08-15 10:36:37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财经频道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8月10日下午,由深圳媒体、深圳博爱医院联合倡导发起的“再次妈妈关爱基金”公益项目,于8月10日下午在博爱医院四楼多功能厅正式启动。博爱基金秘书长林新强现场为深圳博爱医院授予“再次妈妈关爱基金<人流术后再怀孕>示范单位”荣誉牌匾。深圳博爱医院基金监督办主任孙武、深圳博爱医院妇科主任赵春芳,现场接受来自深圳都市报、深圳晚报和晶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

“再次妈妈关爱基金”属于博爱基金分支项目,首次注入资金50万元,将对人工流产、不孕不育、流产后再怀孕三大部分女性人群给予公益援助,帮助育龄女性维护生殖健康。援助的方式包括手术费用的减免、术后心理辅导、长期的健康随访、流产后再次生育时的备孕助孕等等,将惠及深圳乃至全国上千万女性。

“人流”问题是广大女性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有800万-1000万次人工流产,有时甚至高达1300万次/年,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重复流产率高达50%。

当发生非意愿妊娠的女性不得不面对人工流产的命运时,人流不仅带给她们身体的伤害,同时她们也遭受种种非议,形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伤害往往让她们无法回归正常生活,一次人流足以让她们陷入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多重困境。

“人流”给很多女性的工作、生活和社交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一些不恰当、不科学的人流操作,更是给一部分女性造成了持久的身体伤害,甚至造成了不孕不育等后果。

据统计,88.2%的不孕不育女性都有过“人流”史,人工流产已成为影响我国广大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峻社会问题。

“再次妈妈关爱基金”重建流产女性“再生”希望

“人流”问题的普遍爆发,背后自然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情感原因,是一些感情受挫的都市女性最无奈的选择。但“人流”带给女性的心理创伤、生殖伤害却不容忽视,流产女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在这种背景下,医务工作者纷纷提倡“流产后关爱”,即PAC项目。PAC的核心成分包括流产并发症的医疗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流产后咨询服务、流产后社区服务以及流产后生殖健康综合服务等等。“再次妈妈关爱基金”正是针对女性流产后的关爱项目,通过最直接的医疗援助和最实惠的费用减免等方式帮助流产女性重建再次生育的希望。

博爱23年服务近100000名流产女性,积累夯实的“帮助流产女性再次生育”经验

深圳博爱医院成立于1995年,23年里博爱妇科累计为近100000名非意愿妊娠的妇女进行过人流手术,其中不乏多次人流和危险人流者,但令人欣慰的是,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妇女已经回归正常生活,再次当上了妈妈,重获了幸福笑容,在博爱医院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人流”已经不是流产女性人生中不可撤销的记忆。

作为一名“深圳老字号”医院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深圳博爱医院希望将自己23年来 “帮助流产女性再次生育”的经验,用来帮助更多的女性,维护她们的生殖健康。

博爱与市三级妇产专科医院维持多年的战略合作关系

深圳博爱医院妇科主任赵春芳表示,博爱妇科拥有一支知名妇科医生组成的不孕不育医疗团队,并与市三级妇产专科医院维持多年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再次妈妈关爱基金”启动后第一个月内,凡确诊有两年以上不孕不育史的患者,选择在博爱妇科治疗,均可享受宫腔镜、腹腔镜住院手术费减免等公益援助,成功怀孕后,还可享受市三级医院分娩生产绿色通道,解决分娩后顾之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银行
更多>>保险
更多>>中国人寿
更多>>专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