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时评 > 正文

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义

2020-09-08 15:51: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余华锦  

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义

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这是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媒体调查发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为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

【短评】 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学生们的兴趣班也有了“鄙视链”,那些越“冷门”越“烧钱”的兴趣班反而越“高贵”。比如,像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等体育项目司空见惯,一些家长就追捧起了橄榄球、击剑、冰球、高尔夫等。此外,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人以群分”,一般的普通家庭难以让孩子上这些“烧钱”的兴趣班,能上这些兴趣班的孩子,都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好处。兴趣班“鄙视链”的背后,透露出一些学生家长“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虚荣心理。应当认识到,给孩子报兴趣班发展特长无可厚非,但家长要尊重孩子意愿,顺应孩子兴趣,摒弃攀比心理、虚荣心理,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义。

大数据不该成为杀熟工具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的一大亮点,是将“大数据杀熟”行为纳入监管之中。

【短评】 所谓“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在信息共享的人工智能时代,浏览手机、使用APP定制各种服务,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不过,一些商家也利用这一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和消费记录等,并且根据顾客的浏览偏好和消费习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向提供“专门服务”,甚至一些熟客看到的价格高于一般人。因此,有必要给包括在线旅游经营者在内的各类商业网站平台戴上紧箍咒,监督约束其正确使用大数据手段,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应整治变味的摆拍短视频

据报道,近日一段广东茂名“夫妻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了不少争议。日前,广东省茂名市网信办公布了另一个角度的监控视频,证明这段视频实际上为摆拍。

【短评】 随着短视频拍摄门槛越来越低,网络平台上各种网友自制短视频层出不穷,其中不少短视频存在“摆拍”之嫌,甚至价值导向扭曲,不仅有损平台声誉,还严重破坏网络秩序,理应予以严肃整治和打击。治理这一问题,网信等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主体责任,对各种短视频经常性认真督查,甄别真伪,防止“变味”的摆拍短视频忽悠公众。另外,短视频网络平台应严格把好审核关、准入关,不让“变味”的摆拍短视频进入发布平台,混淆是非,污染网络环境。此外,公众也应多加甄别,不盲目轻信。(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更多》产业经济

数据交易新纪元:从要素流通到价值重构

2025年4月26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落下帷幕,进一步突出 …[详细]

更多》专题聚焦

立足当地 特色经营

福建海峡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