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举办“脱贫攻坚表彰暨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会”,通报表彰了工商银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及优秀案例,发布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及“工银兴农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一品牌。据悉,“十四五”期间,工商银行每年投向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将不低于1万亿元。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正谱,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四清出席并讲话。工商银行党委成员、高级管理人员出席,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的代表应邀出席。 王正谱在讲话中表示,工商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倾注真情、尽锐出战,责任扛得牢、压得实,工作投入大、模式新,帮扶效果好、亮点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金融系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金融系统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就工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王正谱提出五点希望。一是聚焦重点区域,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国家已经确定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点,在落实“四个不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举措,促进这些重点县加快发展。二是聚焦薄弱环节,加大对小农户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发挥工商银行长期深耕“三农”和县域覆盖面广的优势,依托大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创新,精准开发简便易行、针对性强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贷产品,满足广大农户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三是聚焦产业振兴,助力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不断优化信贷服务模式,继续加大对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的研究和支持。运用金融产品引导和促进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聚焦乡村建设,助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大模式创新和中长期信贷支持,助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新乡村。五是聚焦乡村治理,运用金融综合服务促进乡村善治。进一步完善乡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持续探索改善乡村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协助配合基层组织,共同促进乡村善治。 陈四清在讲话中表示,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工商银行充分展现国有大行的使命担当,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行“一盘棋”统筹推进,一手抓金融扶贫、一手抓定点扶贫,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推进、真心诚意付出,圆满完成党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交出了一份助力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工行答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一是保持战略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政策力度、投入力度、帮扶力度只增不减,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持续完善工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二是主动搭建桥梁,助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发挥工商银行城市金融服务优势,推动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现代服务向乡村延伸。把支持城乡融合发展与助力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全面做好金融服务,让需求释放在乡村、价值转化在乡村。三是有效联通工农,积极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对接各地乡村产业规划,做好投融资总体布局,实现资金推动、项目带动、产业拉动的同向发力、正向循环。大力发展供应链、产业链金融,帮助更多乡村主体深度融入产业生态,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精准滴灌,支持更多企业、人才留在乡村,实现本地创业、本地就业,积极助力共同富裕。四是加快服务创新,更好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推出更多符合“三农”特点的科创金融产品,全力服务“三农”领域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支持生物技术、绿色生产、智慧农业等领域发展,努力以金融之力兴旺农业科技。五是加大资源倾斜,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综合发挥银行、资管、保险、租赁等服务功能,为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升级提供全方位资金保障。加大对农村地区新基建的支持力度,推动填补服务断层、缩小数字鸿沟。强化科技赋能,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信用体系建设,助力提升治理效能。 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廖林宣读了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决定,通报了金融扶贫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其中,“贫困大学生专项招聘”、“藏宿贷”扶贫贷款产品创新、“银纺贷”产业扶贫融资等20个案例获评全行“金融扶贫优秀案例”。廖林表示,经过全行上下不懈努力,工商银行金融扶贫、定点扶贫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下一步,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工商银行发布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推出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15条举措。工商银行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着力提升金融供给水平、绿色金融服务、融智服务效能、金融科技支撑、助农惠农能力,全力支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十四五”期间,工商银行每年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投入将不低于1万亿元,全力满足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需求。 同时,工商银行正式启动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一品牌——工银“兴农通”,致力于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农业、农民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为乡村客群提供贴心、温暖、便捷的一致客户体验,实现金融兴村、兴业、兴民,融汇通达、全心全意服务“三农”。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优势,工商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下一步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附: 背景材料一:工商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 一、提升金融供给水平,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兴旺 举措一:城乡联动发展。工商银行将立足城市客群、综合服务、科技发展等基础优势,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城乡联动乡村金融服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由城市向乡村全面延伸,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举措二:加大融资投入。“十四五”期间,工商银行每年在乡村振兴领域融资投入将不低于1万亿元。全力满足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需求。 举措三:促进农业提质。工商银行将加强农业科技领域金融供给与创新,大力支持现代育种、高标准农田建设、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智慧农业等,助力农业发展质量提升。 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农村生态宜居 举措四:坚持绿色导向。工商银行将聚焦“30·60碳目标”,将低碳、绿色、环保理念深度融入乡村金融服务,金融资源进一步向绿色涉农项目和低能耗、低污染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举措五:加快绿色创新。工商银行将探索与绿色产业基金、绿色担保基金等第三方合作,探索将排污权、用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纳入质押担保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举措六:支持乡村宜居。工商银行将积极参与农业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资源环境保护等工程,支持农村道路畅通、乡村清洁能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三、提升融智服务效能,全力支持乡风文明建设 举措七:加强党建共建。将金融帮扶“责任田”打造成为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田”。实施“手拉手”结对子工程,“党建+金融”融合、“政府+银行”联动,推动工商银行基层党组织与乡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共建、党员互动、活动共办、服务互通”。 举措八:金融知识下乡。工商银行将通过组织金融知识宣讲团深入乡镇、村头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居民普及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假币识别、用卡安全、理性消费、个人征信、防赌反赌等金融知识,提高农户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举措九:助力人才建设。工商银行将依托全行线上线下培训网络,聚焦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村专业人才,提供政策宣讲、农业发展、农技指导等培训服务,助力农业生产经营、乡村服务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人才培养。 四、提升金融科技支撑,全力支持乡村治理有效 举措十:强化科技赋能。工商银行将保障专项科技开发资源,构建专属对口研发机制,助力智慧乡村治理体系、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举措十一:深化“数字”金融。工商银行将打造涵盖乡村智慧政务、阳光村务、三资管理、产权交易、农资购销、金融支持等服务的一站式“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建设,让科技成为“新农具”、数字成为“新农资”。 举措十二:实现多维触达。工商银行将强化金融科技运用,完善县域渠道建设、设立乡村金融服务点、推出乡村驻地服务“使者”、打造乡村金融服务移动端,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协同的乡村金融触达体系。在百县、千镇、万村,率先实现多层级金融服务链式覆盖,着力提升乡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五、提升助农惠农能力,全力支持农民生活富裕 举措十三:巩固脱贫成果。过渡期内,工商银行将保持帮扶政策与支持力度不减。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资源倾斜,围绕资金、人员、信息、商品流动,做好金融服务对接,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服务新模式。 举措十四:丰富助农产品。工商银行将结合农村客群金融服务需求特点,不断丰富和创新助农类金融产品,提供安全便捷的惠民惠农补贴代发服务,普及推广涉农普惠金融产品,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举措十五:持续让利惠农。工商银行将聚焦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加大快捷受理、增值服务、费用减免、优惠利率等专属服务与优惠力度,提升农民金融便利,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背景材料二:工商银行支持脱贫攻坚成果简介 一是举全行之力投入脱贫攻坚事业。自1995年起,工商银行陆续对四川南江、通江、万源,以及深度贫困县金阳等地开展定点帮扶,先后选派2000余名干部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带动服务贫困人口近4000万人次,不断跑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速度,相关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认可,多次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获得第一档“好”的评价。 二是把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引向贫困地区。制定专门政策,配置专项资源,设计专属产品,持续加大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力度,有力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党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总攻令以来,全行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超过4300亿元,余额超过2000亿元。在全国558个贫困县增设网点超过1000家,并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延伸服务,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可得性。 三是助力定点扶贫地区高质量脱贫摘帽。对定点帮扶县市累计投入和引进捐赠资金5.5亿元,培训党政干部和技术人员20万人次,招聘贫困大学生1900余人。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连续17年开展山村教师表彰,连续16年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捐建17所希望小学。把产业扶贫作为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有效方式,支持了通江土猪、南江黄羊、万源黑鸡、金阳花椒等一大批产业项目。把卫生扶贫作为防范因病返贫的重要抓手,通过捐建卫生院、开展医生培训等,助力提高当地医疗水平。经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工行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文/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