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剪纸、夏家刺绣、陶俑烧制、栎阳面花……10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的非遗市集上,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以粗布面料为底绣出寄托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用一把剪刀将普通红纸剪成吉祥喜庆的祝福语,在木头上演绎“刀下生花”的栎阳木刻……丰富的非遗项目、精湛的非遗技艺,令人过目难忘,啧啧称奇。 “剪刀拿稳,沿着线慢慢剪……”西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峰一边介绍剪纸艺术历史及基本图案,一边教广西游客陈丽莎剪出“国庆”两个字。 “过去物资匮乏,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寄托着对好日子的期待。”今年60岁的陈新峰小时候就跟着奶奶学剪纸,掌握了剪纸薰样、制做纸钉、剪纸装订、剪刻、彩色衬样等基本技法。 “西安民间剪纸是一门古老的传统镂空艺术,既吸收了陕北剪纸粗犷写意的特征,又借鉴了陕南剪纸细腻写实的风格,同时还融入了渭南地区皮影的制作手法,加之又有当地画师的参与,带有文人画的痕迹。”剪纸技艺日渐精湛的陈新峰,2021年11月被认定为西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西安剪纸浑朴、简练、洒脱,在陈新峰看来,剪纸不只是过年贴的窗花,还可以融合不同元素。不丢老传统,挖掘新技巧,近些年,她开始从传统题材走向对人物、风景的创新演绎。 猪头鞋、虎头帽、虎头连帽马甲……剪纸旁,夏家刺绣非遗传承人夏璐璐的桌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萌感”十足的刺绣作品。 2018年大学毕业后,夏璐璐辗转各地拜访手艺人,从老物件中学习针法,整理关于刺绣的故事,也将年轻人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的理解绣进针线中。 经过夏璐璐设计的很多绣品,在传统民俗外多了几分潮流感和“萌感”,随着手艺逐渐精进,他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口中的“关中绣郎”,带着自己的绣品走上大众舞台。 选材、画样、裁剪、绣制、填充、缝合……平时主要负责设计的夏璐璐在销售旺季忙得不亦乐乎。“今年4月以来,夏家刺绣参加了大量展示销售活动,明显感觉到对非遗技艺、非遗产品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了,产品销路也越来越好了。”夏璐璐说,以前仅靠门店销售时,销量好的大多是香囊、小工艺品等价格便宜的小物件,随着线上销售日益成熟,售价更高的国潮类服饰、包包、原创手工艺品走俏市场。 夏璐璐创立的“道囍奶奶”刺绣品牌,不仅拥有了固定客户,还带动周边地区部分妇女和残疾人就业,吸引了3家合作社设计刺绣新工艺。 “夏老师给我们设计的多款刺绣作品将民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凸显个性和美感。”宝鸡市千阳县仟惠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银惠说,目前合作社吸纳200多名妇女加入,年收入达130多万元。 “每件作品都是有温度的,一针一线都是传统与未来的对话。”夏璐璐正在尝试网络直播,这不仅可以拓宽销售渠道,还能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产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工艺。 和夏璐璐一样,陈新峰2020年注册了“怡心剪纸”抖音账号,如今已收获近8000名粉丝。“短视频教程能让粉丝反复学习临摹,在直播间里粉丝能与非遗传承人实时互动交流。”陈新峰希望,西安剪纸能被更多人看见,吸引更多人关注、保护与传承。 “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可以让非遗与现代展现方式碰撞出新的火花。”陈新峰说,非遗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青年人是创造新文化的生力军,也是主力军。 “融入现代生活,老手艺才能真正活起来。”西安市临潼区文化馆馆长钱学斌说,不断挖掘非遗当代价值,让非遗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非遗市集的主旨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