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福建财经新闻 > 正文

“以艺弘道”实现对外文化传播精细化

2024-10-15 17:30:45 林心淦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这是系统工程,当前一个着力点是,注重从文化角度推进国际传播,以强化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文化传承为立足点,夯实立体式对外文化传播格局的空间布局;以精细化、持久化的文化技艺传习,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实现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以艺弘道”的文化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亲情关系为源头的文化,以此外推而形成的修齐治平、家国天下同构的文化伦理,可以激发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的智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技艺,许多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人们可以在文化技艺习练中传承修身文化,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超越。所以,以技艺习练为基础形式,传播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可以使和平、和睦、和谐的文化精神推及天下,有效传播引导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文化精神。人们通过文化技艺习练,可超越基于语言表达的思想交流障碍,突破文化差异的阻隔,较好领悟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

“以艺弘道”的师徒传习是提升文化传播成效的重要方式

人的运动方式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学艺通过师徒传习,即景体验感知和领悟“道”,追求人艺合一的境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由外到内的时机化启蒙与由内到外的情景性觉悟相交互的过程。真正的文化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通过持久的技艺训练不断提升境界而领悟文化精神,到技艺炉火纯青境界,其文化精神养成日常言行举止的特性,从显意识的理性层面的认知,进而成为潜意识的自然反应。

顺应文化传播“以艺弘道”的持久性要求,中华文化传播需要加强华侨华人的传承,造就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形成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主体力量。通过传授文化技艺,以利他的实用性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由浅层内涵文化形式向深层内涵文化形式推进,形成有良好口碑影响力的社区性文化氛围,使得文化技艺的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合一。

“以艺弘道”加强对外文化传播精细化

立体式对外文化传播格局,首先是传播渠道的立体化,而依照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持久性要求,应侧重打造便利于面对面传授技艺的渠道,即便利性文化传习场所。文化传习场所既要设在具有明显中华文化标识区域,形成集聚效应,又要融入社区的分部,方便学员日常的就近交流训练。一是激活华埠社区文化新使命。积极推动海外传统华埠(唐人街、中国城)与祖地的文化交流、结对合作,不断为其引入鲜活的祖地文化元素;帮助海外侨团组织力量,对传统华埠及其他华侨华人社区进行历史文化遗址的修复利用,合作建立更多国际性文化交流展示平台,为中华文明海外传播提供良好文化场。二是共建海外文化传播载体。分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社团拥有许多综合性文化社团及固定场所,是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据点。可重点依托各地华侨华人社团力量,更多地从破解文化差异难题出发,做好精细化工作,为各类文化技艺传习提供场所和文化资源支持。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华侨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立体式对外文化传播格局,需要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而依照文化技艺传习的在地化持久化的要求,应更多依托当地华侨华人,储备文化技艺传承人、参与运营各类文化传播机构等,确保文化技艺传习守正创新。侨乡各界要发挥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加强非遗传承人培养,并通过输送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传习活动,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实现中华文化传承,从而真正建立起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多元主体架构。

立体式对外文化传播格局,需要顺应当地需求的组织化机制,通过在地化的民主管理办法,使文化技艺传习活动拥有持久性文化传播组织。在文化传播组织机制上,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原则,既要坚持传统的传授方式,又要因地制宜地创新组织机制。非营利性的社团化机制是对传统师承关系的存续,是文化守正的重要保障。在西方国家,需要依照当地法规成立协会组织,但是在教学方面,加入协会的会员,与师父应有基于一定的义务关系的稳定传习关系,保障有相当长时间的习练“功夫”,有利于实现技艺的真传。

总之,对外文化传播要注重持续的精细化耕耘,注重延续文化技艺传习的化育而成果实,形成融合发展的文明成果。在开放中传播,在传播中融合,产生新的多彩文化成果,同时这种文化融合成果也通过与侨乡的社会联系反哺国内,这也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

(作者系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