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福建财经新闻 > 正文

促进两岸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2024-10-15 17:30:45 洪文建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融合发展是民心所盼、大势所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全面加强两岸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是破题应有之义。

两岸文化交流是增强两岸人民情感和认同的重要纽带。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社会与民众的文化根基,是维系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核心纽带。无论是妈祖、关公等民间信仰,还是书画、茶文化、诗歌等艺术形式,两岸文化交流都是长期绵延不绝且无法人为封锁和阻挡的,具有广泛而坚实的民意基础。

教育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完善两岸社会融合机制,强化教育交流合作。推进两岸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促进民心相通相融的重要基础和桥梁纽带。在民间文化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深化两岸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各界民众的交流融合。

两岸高等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是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大举措。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两岸的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区域开放布局,铸牢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夯实祖国和平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逐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创新机制体制建设,夯实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常态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举措。这个意见提出支持两岸高校在闽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与多元化合作。建设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必须走在前列。2024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领域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勾画了两岸教育深化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方法论和路线图,对于深化两岸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推进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积极作用。

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福建省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先行先试的“探路者”,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新征程上开启新探索,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大历史使命。福建立足对台工作前沿,充分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历史悠久、硕果累累,但仍存在合作层次有待提升、已有惠台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交流活动亟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新时期进一步做好两岸高等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两岸常设机构及磋商机制,为促进两岸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造良好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常设机构及其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分享各自的教学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入发展,共同应对政治风险、学术风险等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可通过机构会议等平台就教育领域的发展战略、政策研究、实践经验等进行交流,强化两岸高校之间交流互访,以促进教育交流合作发展。可通过搭建两岸协同创新研究平台,聚集两岸优势学术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如集美大学已有闽台体育、闽台美术、闽台审计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涉台研究平台,并与台湾42所院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基本覆盖台湾各县市。

第二,持续推进两岸高等教育体系交叉融合,逐步开展两岸高校人才联合培养。要进一步加快学历及学位相互认证进程,建立相应机制,扫清两岸高等教育双向交流的障碍,全方位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体系的融合,真正实现学习的相互贯通、相互转换、相互承认。试行颁发联合学历学位,包括博士生联合学位等,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合作。积极吸引台湾高校到大陆设立研究机构和产业学院,推进两岸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实质性合作,取得更多实效。在合作基础上,可逐步成立两岸高校联盟,形成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两岸高校联盟应克服障碍,协商制定合作计划,通过共同编写教材及学生培养方案、互派师生、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联合培养学生,推动两岸教育的共融发展。

第三,促进文化融合在高校育人的全过程发力,迈向高等教育深度融合。重视教师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开辟和构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阵地,推动各类平台融合发展,形成协同联动发力发声的态势,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权。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的重要精神,进一步完善台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养成教育、过程教育,做好台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比如,集美大学坚持以国情教育基地为载体,长期举办国情教育系列活动,做好中国历史教育和文化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非遗与学习体验活动相结合,举办《文化中国》《中国传统书法赏析》《我的校主我的校》和《嘉庚精神的形成和内涵》等讲座,帮助台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校校史校训,让台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所在,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第四,深化两岸产教融合,增加科研合作的深度及广度。进一步支持两岸的民间组织、智库以及产业界等开展常态化交流,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支持更多的台胞台企参与两岸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合作,吸引台湾农渔业和中小企业来大陆扎根发展,共享发展机遇。支持和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两岸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在两岸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进程中,促进相关的实践基地、研究中心等在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的参与,有利于加强跨地区、跨校、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使之制度化、深入化、长期化。如厦门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汇聚学校及其周边地区蕴含的教育资源,着力建设“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实践基地”。集美大学成立了两岸美术社科研究中心,致力于对两岸美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两岸美术产业化等研究;同时,与集美区政府共同举办了“台胞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班”,这是全国首个以台胞为学员的社工培训班,鼓励并带动在厦台胞通过系统化培养和学习,积极参与文明城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从而增进彼此交流,加深了解,促进心灵契合。

推动两岸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是探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台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关键时刻,我们应更进一步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密切两岸交流合作,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步实现心灵契合,为祖国完全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