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同心村位于黄岐半岛北侧,夏日的同心村村道干净,海水湛蓝,创意彩绘布满了居民楼外立面,海面上排列整齐的渔排与彩绘村居遥相呼应。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小渔村,如今的鲍鱼养殖业,通过“鲍帅”“鲍美”品牌IP和文旅成功出圈,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新农人:逐浪前行 科学养殖提升产品价值 谈起村里的变化,同心村的村民们惊奇地告诉记者,在鲍鱼养殖的队伍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 杨剑霖就是其中的年轻养殖户,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辈二十年前就已从事鲍鱼养殖。“近几年了解到鲍鱼养殖的利润开始越来越大。”杨剑霖决定回乡和父亲一起经营鲍鱼养殖产业。最初,他和养殖户们只考虑鲍鱼的养殖和售卖两个环节,一直以来,产品附加值低,收入也难以持续提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杨剑霖和父亲决定从养殖工艺开始改变。他从选材开始把控,精选优质苗种加以精心培育,大大提高成活率和丰收量。“每年4-5月我们前往东山采购苗种,分三批完成采购。”杨剑霖带着记者踏上渔排,他介绍,鲍鱼养殖周期约为18个月,期间可能经历赤潮、温度等方面的气候变化因素,每到夏季,他将即将出售的鲍鱼转移至水质更好的山东养殖,以获得更好的质量和成活率。经历18个月的精心养殖后,成批的鲍鱼迎来了丰收季,他便找到当地合作社,利用合作社的资源联系采购、销售等渠道,为鲍鱼打开稳定的销路。 优质鲍鱼苗采购、鲍鱼迁移、养殖管理都需要投入高额成本,每当他遇到资金问题,村集体都能帮助他联系银行,特别是连江农商银行为他提供了低息贷款,杨剑霖充分利用贷款资金购置设备,采购鱼苗,为养殖的顺利进行铺路搭桥。 “没想到回到家乡也能有自己创业的一片天地。”阶段性的成功给了杨剑霖很大的信心,凭借自己和父亲的不懈努力,以及农商银行提供的贷款资金帮助,他的鲍鱼养殖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加之他对养殖全过程的精心把控,鲍鱼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长足提升,养殖收益逐年增加。 村干部:拥“鲍”游客 本土IP带动文旅转型 “从前,同心村村容村貌差,村财收入低,就连隔壁村的亲戚都不爱来串门。”同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景豪家庭农场法人林连忠感慨道,近年来,同心村已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林连忠,这位在渔港小村长大的本地人,正是乡村逐步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20世纪80年代末,同心村在全乡率先引进鲍鱼苗,在陆上培育鲍鱼成功后,再到海上试养,从此与鲍鱼养殖结下不解之缘。林连忠介绍,同心村是连江县鲍鱼养殖最早试验成功的地方,也是国家级鲍鱼健康养殖示范区,被评为中国鲍鱼之乡的重要养殖承载地。“经过多年探索,同心村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殖管理体系。”林连忠告诉记者,村里的合作社将海域确权为村集体所有,发放给养殖户,进行统一管理。村集体的科学分配和养殖户科学养殖叠加之下,养殖收入有效带动村财收入增长,形成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良性循环。每到鲍鱼丰收的节点,村里通过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养殖户打开销路,提高利润。 科学管理、合理养殖双管齐下,切切实实的红利,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加入养殖队伍。2023年,全村超过70%的村民养殖鲍鱼,鲍鱼产量达2300多吨,产值超过2.2亿元。同时,同心村着眼于产品的二次加工,研发方便食用的鲍鱼产品,解决普通百姓烹饪问题,以此来提升鲍鱼附加值。 漫步在同心村,随处可见建筑外墙上绘有鲍鱼卡通形象“鲍帅”和“鲍美”,村中央还有一个由废弃养殖场盘活改造的同心鲍广场。近些年,全国各地乡村文旅兴起,村委也萌生了打造“鲍帅”“鲍美”品牌IP,把鲍鱼这块金字招牌融入文旅,推向外界,用接地气的方式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 “最初并非刻意规划,而是从人居环境整治开始。”林连忠介绍,近年来,同心村坚持因地制宜,加大村容村貌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在海上,村里投用环保型塑胶渔排和塑胶浮球,全面完成海上养殖转型升级改造。此外,在村里实施“我家最美”星级评选、“门前三包”、卫生收费制度,积极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良好人居环境。 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来到同心村的游客开始逐渐增加。村里顺势而为,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道路。2022年,同心村发布了“我要鲍鲍”鲍鱼品牌IP,这是全省首个鲍鱼IP形象。“我要鲍鲍”,是同心村首创的鲍鱼文化IP,拟人化卡通形象“鲍帅”和“鲍美”让人眼前一亮,“我要鲍鲍”抱枕、T恤、帽子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注册‘同心鲍鲍’商标,成立品牌运营公司,引进‘数字同心’与‘鲍鱼文创产业工程’两大项目,把IP和鲍鱼产业进行创作融合。”林连忠介绍,与此同时,同心村积极招商引资,开辟观景平台、咖啡屋、爱情长梯、网红渔排、主题公交站等,打造成“连江鲍鱼网红第一村”。 “鲍鱼+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让同心村迅速“出圈”。每逢周末,同心村单日游客量就超过2000人次。去年,同心村入选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金融助理:对症下药 金融服务纾解转型难题 “我的渔排设备要更新了,能申请什么贷款吗?”“从外地采购鱼苗,能用贷款资金吗?”……每到夏季,连江农商银行安凯支行行长吴心怡的身影穿梭于各个养殖户之间,她耐心地为每位养殖户答疑解惑,登记他们的需求和难点,逐一为他们推荐各种金融服务。 “为满足鲍鱼养殖户在三四月份购苗黄金期的短、频、急资金需求,连江农商行推出了与鲍鱼养殖周期相匹配的‘季节性专项贷’。”吴心怡介绍,安凯支行通过与养殖户的紧密沟通,了解其具体资金需求,快速审批并发放“季节性专项贷”贷款,有效降低养殖户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而另一项信贷产品“渔排贷”,则聚焦养殖户养殖设施更新需求,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帮助养殖户将泡沫、木质等传统养殖设施更新为环保型养殖设备。 “针对同心村海域使用权收归集体所有并分包给鲍鱼养殖户的情况,连江农商行制定了‘整村提额’专项服务方案。”吴心怡表示,这套方案鼓励养殖户到村委核发海域使用权证,银行再对该类养殖户进行提额增信,并给予一定利率优惠,有效盘活海域使用权,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把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连江农商银行还积极对接同心村海上党支部开展各类共建活动,宣传文明用海、安全生产、金融知识以及金融优惠政策等。及时对接养殖户需求,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不断增强养殖户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这些举措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发展,海域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吴心怡表示,未来,连江农商行将继续以金融力量为同心村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共同绘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好画卷。 专家点评: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游碧蓉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三农”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连江县同心村积极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部署,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融合鲍鱼养殖的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及品牌等资源,创新发展乡村文旅,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同心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连江农商行根植为农服务初心,践行普惠金融职责,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提高对同心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赋能同心村的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