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财经频道 > 保险 > 正文

【金融3·15】风险提示:关于警惕数字人民币诈骗的风险提示

2025-03-16 15:43:14  来源: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  责任编辑:林华黎  

image.png

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形式的新型货币,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试点,随着试点场景的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扩大。然而,部分不法分子也瞄准这一新兴领域,利用数字人民币实施诈骗,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发布风险提示,防范数字人民币诈骗,守护自身“钱袋子”。

数字人民币诈骗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虚假APP诈骗。不法分子制作虚假的数字人民币APP,诱导用户下载安装。这些虚假APP会参照正规数字人民币APP的图标、交易界面等,一旦消费者下载安装,即要求消费者输入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从而窃取消费者资金。

二、高额理财诈骗。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作为官方货币的优势,编造由国家背书的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虚假投资项目,承诺高于市场多倍的投资回报率或者鼓吹其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以此诱骗消费者参与并投入资金。

三、数币红包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等发送数字人民币的优惠活动,提示该活动是通过所谓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诱骗消费者点击红包领取。这些红包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钓鱼网站,消费者在登陆网站后,即被引导一步步地输入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就利用骗取来的消费者信息盗取资金或冒用消费者身份从事非法活动。

四、冒充官方客服诈骗。不法分子冒用数字人民币客服身份,以“系统升级”“账号冻结”等理由,要求消费者提供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要求消费者转账进行身份验证等盗骗消费者财产。

电信诈骗手段在不断更新,不法分子的“话术”和作案方式也持续迭代,令人防不胜防。在此,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提示广大消费者:

一、认准官方渠道APP。消费者务必通过银行机构或者手机商店等官方渠道下载数字人民币APP,不要轻信不明来源的下载链接,在下载APP时,可查看APP的开发者是否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二、拒绝高额回报骗局。消费者应认清任何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均成正比,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市场上不存在“保本高息”的理财产品。在投资理财时,不要轻信不明来源的投资渠道,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要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情况,选择银行、证券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

三、切勿随意点击链接。数字人民币的红包都是通过数币APP或银行APP发放,消费者可通过登陆相关机构的APP进行领取,也可通过咨询官方客服核实活动的真实性,不要随意点击不明身份人员发送的各类渠道的红包,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四、谨慎甄别客服身份。接到自称为平台官方客服的电话应谨慎甄别,官方客服人员不会要求消费者提供密码、验证码等个人重要隐私信息,更不会要求消费者将资金转到指定账户。如遇上述情况,请立即停止操作,避免产生财产损失。

更多》产业经济

AI双刃剑:数据交易竞速下的隐忧

数据,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赛博石油”,其价值愈发显现。然而,AI(人工智能)技术的不当利用 …[详细]

更多》专题聚焦

立足当地 特色经营

福建海峡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