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范非法金融中介的侵害,3月17日,福建省信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携手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开展 “3・1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直播。福建省信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副主任姜萍、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个人数字金融部总经理陈仪做客东南网直播间,深入剖析非法贷款中介的危害及防范措施,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 直播中,姜萍详细阐述了非法贷款中介的定义、不良影响以及典型表现形式。她指出,非法贷款中介往往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如通过虚假低息宣传、诱导违规转贷、高利放贷及 “债务重组” 等,诱使消费者陷入高额收费陷阱、违约违法隐患等风险之中。而陈仪则进一步揭示了非法贷款中介对消费者及金融体系的危害,特别指出其伪装正规机构、伪造材料、暴力催收等违法特征,对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信息泄露、债务危机等多重危害,并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等行为。 针对不同人群和地区的特点,嘉宾们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建议。他们提醒老年人群体要警惕“高收益”“保本理财”等虚假宣传;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则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而陷入非法贷款陷阱;农村地区需核实 “扶贫贷款”“农业补贴” 等政策真实性,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业务;城市居民则应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官方平台核实机构资质,防范新型网络骗局。同时,他们还分享了信和消保中心与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在消费者保护知识普及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和创新举措。 本次活动特别连线了来自山区、海岛和城市的中行“山海城”消保行动员,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示了福建中行在不同地区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消保活动。据了解,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于2025年推出 “山海城” 消保计划,通过 “三创一延”,即创新服务模式、宣传形式、合作联动的方式,延伸服务阵线,将金融消保融入福建山海城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 此次直播旨在提升公众对非法贷款中介的识别能力,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未来,福建省信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与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将继续携手并进,构建跨部门反诈协作机制,生动有趣的方式多渠道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共同筑牢金融安全防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