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财产品能为您提供高过银行存款利息的收入,同时附送您一份保险,您是选择存款还是选择它?上海的陆先生选择了后者,却发现理财不成,存款变成了新华人寿的分红险。
对于银保渠道的销售误导,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屡罚屡犯,屡犯屡罚”仍然是保险行业的普遍现象。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签约购买产品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产品条款。良好的契约精神,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有效措施。
存款变身保险 四万本金损失三成
2010年1月31日,上海的陆先生来到建设银行一家营业厅存款,没想到自己储蓄未成,却碰到了这“存款变保单”的麻烦事。
陆先生告诉《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当时营业厅里一位自称小炎的工作人员听说自己是来存钱的,马上热情的向他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她说有一款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开发的理财产品非常合适,只要我每年定存2万元,存满5年后即可出本,不仅利息比存定期高得多,而且还送保险。”陆先生说,“我以为她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听她讲解产品没有风险,是保本的,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我当场就同意购买这款产品并在银行窗口存入了2万元钱。”
彼时,拿到一份“保险单”的陆先生并未起疑,并在2011年3月按照承诺又往账户中汇了2万元。然而,随着“存款变保单”的投诉层出不穷,案例屡见于报端,陆先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也成了销售误导的受害者。“我翻出‘保险单’仔细一看,才弄明白自己买的是新华人寿名为‘红双喜金钱柜年金保险(分红型)’的保险,根本不是什么理财产品!”。担心变成了事实,陆先生赶忙登陆新华保险网站和各大保险论坛查找这款保险的信息,这才发现保险条款与小炎介绍的完全不一致。
“我买的这款新华人寿这份保险虽然年缴期限是5年,但的保险期限20年,也就是说2030年前任何时间我想把钱取出来都属于退保,只能取回现金价值。”经过核对,陆先生发现如果现在选择退保,4万元的本金只能拿回29360元。
事后,陆先生先后几次联系了新华人寿协商解决,但均无果而终。“新华人寿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当时展业的业务员小炎已经离职,如果我执意退保,也只能按规定退给我大概七成的保费。”陆先生说,这样的损失让他难以接受,已经决定向当地保监局投诉。
- 2011-11-09盘点IPO前夜 新华人寿一线市场竞争力
- 2011-11-07投保新华人寿退保仅剩一半 女子称存钱被忽悠
- 2011-11-04新华人寿为备战IPO再次出让紫金世纪股份
- 2011-11-04新华人寿降价急转地产公司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