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主营业务负增长
今年上半年,虽然阳光财险原保费收入仍维持在行业第七,但其增速明显放缓。
阳光财险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80.9亿元,同比增长12.67%,这一增速不仅远低于同行中华保险21.2%和太保财险20 .27%的增速,也低于16.62%的行业平均水平。而实际上,阳光财险发展的压力早在此前就已显露。
2012年,阳光财险保费收入146亿多,增加保费13亿多,增幅10.08%,远低于平安财险18.5%的增幅。而从阳光财险占比最多的车险、企业财产险承保利润来看,二者都出现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位列其保费前三甲的企业财产险承保利润更是连续三年亏损。
单从净利润看,2012年,阳光财险净利润实现9.58%的增长,与人保财险成为占市场份额前7险企中唯一两家实现净利润增长的企业,但行业人士认为,其利润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年报显示,2012年,阳光财险获得净利润6.77亿,较2011年增加约6154万,但该公司当年的投资收益就达到了7.78亿。
对于财险公司来说,盈利主要由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两部分组成,而由于目前保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上升,保险公司承保利润不断减少,因此,投资收益对于保险公司的盈利作用愈发凸出。
阳光财险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盈利压力。
根据阳光财险年报,阳光财险2012年7月发行10亿次级债,该次级债为15年期,前10年票面利率为5.22%,后5年票面利率为7.22%。而早在2007年,阳光财险就已经发行10亿10年期次级债,票面利率为5.1%。按此计算,阳光财险每年需对这两笔次级债支付1亿多利息。
广东分公司业务遭重挫
相比于整个公司发展的压力,与阳光财险此次人事变更直接相关的广东分公司更不轻松。
记者从阳光财险广东分公司处了解到,广东分公司筹建于2005年,2006年3月开业,属于成立较早的一批省级分公司,属于阳光财险的业务重点省份之一。但是,今年上半年,阳光财险广东分公司在广东(除深圳外)行业平均增长15.34%的情况下,却呈现负增长0.43%。
“广东是各家保险公司必争之地”,阳光财险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阳光财险在广东行业排名第九或第十。
广东历来是保费收入位居前列的省份。
根据保监会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广东原保费收入约占全国原保费收入的8.37%,仅次于保费收入大省江苏的8.63%。并且,无论是财险、寿险还是意外险,广东原保费收入都位列第二。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兵家必争之地”,阳光财险却惨遭滑铁卢。
对于保费负增长原因,广东分公司一位负责人称是源于对部分原有的亏损业务作出的调整。
对于此次卢非受命广东分公司总经理,一位保险业人士直言“广东市场不好经营”。上述人士称,与吉林相比,广东市场化程度更高,险企竞争异常激烈。而据此前媒体报道,今年就有多家险企在广东的分公司换老总,其中包括新华财险、友邦保险、国泰财险、中宏人寿、华泰人寿。
据了解,由于非常重视渠道建设,对于经营成本控制也很严格,在吉林担任总经理期间,卢非使阳光财险市场份额在吉林省11家保险主体中排名第6位,并曾因其出色的管理才能而荣获公司内部年度“卓越管理者”称号。
那么,此次卢非进驻广东,阳光财险在广东的战略发展会有哪些改变?对此,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由于卢非刚完成此前的工作交接,目前尚在熟悉环境。
投诉数量排名第四
事实上,承受业绩压力的不仅阳光财险一家。
根据保监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财险类企业就面临着保费收入增加、承保利润负增长的尴尬。
今年上半年,全国财险保费收入共3269.81亿元,同比增长16.62%。但根据一季度资料,财险业承保利润由去年同期的5.7%降至3.2%,在63家财险公司中承保亏损的公司就有39家,75%的财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出现了负增长。
市场的不景气必然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而随之带来的是各类违规现象的出现。
今年上半年,各保监局共检查8家保险公司的88个基层保险机构,延伸检查车商、银邮等保险中介机构85家。查实保险公司利用中介业务渠道弄虚作假,非法套取资金共计2583.79万元,人保、人寿、太保、平安四大险企均有涉及。
除了资金的违规操作,涉及保险的投诉也在增多。
今年上半年,中国保监会及各保监局接收到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投诉总量共9710件,同比增长54.35%,反映投诉事项10451个,同比增长54.78%。而其中,涉及财产险公司的投诉共3933件,投诉量位居前5位的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847件)、平安财险(759件)、太保财险(426件)、阳光财险(310件)、国寿财险(172件)。这5家公司投诉量总和占财产险公司投诉总量的63.92%,阳光财险在数量上位列第四。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