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财富管理行业良性发展需要参与各方共赢,任何短视行为、“涸泽而渔”的做法都有可能毁灭行业的发展。即日起,《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将陆续刊发来自业内的声音,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也反思其中的非理性行为。同时也欢迎各位贡献您的真知灼见。
如今的投资理财产品铺天盖地、良莠不齐。随处可见的虚假、欺诈自不必多说,一些正规金融机构利用老百姓的信任,以高度复杂的产品来忽悠金融知识缺乏的一般投资者。这样的“合法”产品给投资者带来的潜在伤害和损失可能要比虚假产品来的还要大!很多的结构性投资理财产品就是这样一类披着合法外衣的产品。
令人眼花缭乱的结构化产品
年初,笔者一位长辈花了20万元养老钱购买了一款由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的结构性投资产品——“股得利”系列1302期-12个月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星展银行是一家总部设在新加坡的银行。当我们几天前看到该产品时,被该产品的复杂性惊呆了!不敢相信一个对金融一窍不通、平时节省无比的老人居然花了血本投资这样一个产品。于是决定深入研究这个产品。一研究吓一跳:该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居然是负的!
该产品的投资收益与一篮子证券(“标的物”)在投资期限内的表现相挂钩。这一篮子证券为四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的普通股票,分别为:江西铜业、中国电信、中国建材和农业银行。该产品的期限为12个月,分4个观察期,每个观察期有3个敲出(knock-out)厘定日,共计12个厘定日。敲出是涉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专业术语,多数投资者也许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更谈不上了解。
简单的说,在任何一个敲出厘定日,如果四只股票的价格相对于初始定价日(2013年1月29日的收盘价)都上涨了至少3%,那“敲出事件”就发生了。投资者将提前收回本金并获取规定的投资收益。
该产品的复杂性还有另一面——“敲入(knock-in)”事件。如果在未来一年当中的任一观察日(任何一个交易日),4只股票中的任何一只相对于初始定价日(2013年1月29日)的收盘价亏了31%或者更多,则敲入事件发生。一旦敲入事件发生后,投资者将会蒙受投资损失,除非在投资到期日之前敲出事件发生了——即所有股票的股价在剩下的几个敲出厘定日里超过了3%。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要从31%的亏损上涨到3%的盈利股价的上涨幅度要为49.3% (= 103%/69% - 1)。敲入事件发生后,如果在最后一个观察日2014年1月22日,表现最差的股票价格亏损在0-10%之间,则投资者的亏损等于该股票的亏损;如果该股票亏了超过10%,则投资者的最大可能亏损为10%。也就是说,投资者面临的最差结果为收回90%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