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见效
这次货币市场波动,起因是6月初的第一个礼拜,一些金融机构贷款增长比较快,尤其是票据业务增长过快,因此出现了头寸紧张。周小川表示,这种情况过去没有发生过,“这和银行贷款冲动强烈有关”。
数据显示,今年6月的前10天,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量接近1万亿元。
在24家主要银行中,当时有半数银行的新增贷款甚至超过此前一个月的新增贷款。一般而言,6月末是商业银行的考核时点,银行有可能“冲业绩”,前10天信贷投放就接近1万亿的现实,让央行感到担忧。
周小川认为,出于半年考核时点等因素,银行发放贷款的冲动十分强烈。这种动向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均衡增长的要求,以及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结构调整的方向不完全一致。“需要他们把这种倾向调整回来。”
端午节前,部分银行显露流动性紧张迹象,进入货币市场融资的需求上升。在市场资金偏紧的情况下,央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介入。及至6月20日,货币市场上隔夜拆借利率盘中最高甚至飙升到30%,流动性紧张达到空前状态。
此后,央行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加之市场的恐慌情绪逐渐消散,货币市场利率稳步回落。6月28日,各期限品种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面下行,隔夜利率回落至5%以下,较6月20日下降了679个基点。
这次货币市场利率的飙升,可谓给了商业银行一个记忆深刻的“教训”,并推动其开始调节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
“确实这个效果也都达到了。”周小川称,从6月中旬开始,银行资产规模已有适当的回调。他表示,此次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意义在于,提示银行需要对自己的资产业务进行调整。实际上,央行的意图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正面呼应。中国建设银行(4.15,0.07,1.72%)副行长赵欢近日即表示,“这次市场波动有正面意义,在没有真正危机的情况下对市场进行了教育。相信这次风波过后,各家银行都会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识,并在未来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上和金融市场业务操作策略上作出审慎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