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产业升级潮流 地方政府态度转变
印尼易发水灾,而且基础设施薄弱
但郭台铭还是更多地把责任推到了劳动者身上,而忽略了富士康企业本身的问题。诚然,现在的用工成本较之以前有了巨大的提高,对于利润率本就不高的富士康而言确实有很大影响。郭台铭也表示为了转移成本,计划在工资水平仅为中国一半左右的东南亚扩大建厂规模。
郭台铭还表示,富士康也不再只注重低成本劳动力,还希望把技术移植到印尼来。不过从此前大批沿海企业内迁的情况看,并不是一条坦途。中国的供应链以及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其依然是理想的投资、生产首选地。特别是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可以在物流和其他相关成本上大大节省,这些都不是东南亚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的。
但富士康已经骑虎难下。除了自身的麻烦不断,还难以避免地站在了潮流的对立面。中国一直希望从低端制造业向着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同时还希望从依靠并不稳定的外部需求转向内需增长上来。
中国政府在2011年12月发布的外商投资指导显示,中国计划在高端制造业、以及包括物流、研发、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服务业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这昭示着低端制造业已经不受欢迎,只有在产业链高端的企业才能在中国继续赚取利润。而富士康的代工模式在潮流面前显得格格不入。
此前张开双臂热情欢迎的地方政府,如今正在盘算如何扭转与富士康的依赖关系。富士康一感冒,河南出口就“着凉”,这句话精确地反映目前河南省对富士康及其产业链带来的依赖。
而据最新的河南省海关的报告,富士康将不再是苹果手机的唯一合作伙伴,其廉价iPhone将由另一台湾企业和硕联合负责组装,这将导致河南手机未来出口面临减速的风险。
为此,河南省海关建议,一是稳定苹果手机后续型号的生产;二是争取华为、中兴等国内龙头企业落户,以形成合理的行业竞争;三是鼓励企业向手机软件、硬件的研发和售后维修等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看起来地方政府已经不满足于对富士康的溺爱,打算引入竞争机制,富士康独享优惠的时代行将终结。
不断爆发的负面、地方政府态度的转变,富士康正从昔日的座上宾沦为不受欢迎者。这也会让其在与其他国家磋商过程中失去主动权,不仅面临更严苛的监管,也很难再得到税收等优惠。郭台铭需要更关注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模式,而不是一味抱怨中国年轻人不愿从事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