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下半年的时候,“盐商”陆续被北京和南京的两家风投看中,他们看中的是盐商的未来,于是他们向丁成伸出了资本的橄榄枝,但是,丁成以一个诗人的敏锐嗅觉,觉察出了和巨额资本对赌的游戏,目前还不成熟,在丁成的资本即将消耗殆尽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在北京和南京的谈判桌上终结了和资本对赌的可能。
北京的风投是国内一家最大的风投公司,阿里巴巴、华谊兄弟等著名企业都有他们的资本痕迹,派他们的董事副总裁到盐城来考察盐商,丁成跟他讲:我不是马云,也不是王中军,但我是丁成,这就足够了,因此他们如愿和你们达成对赌协议,我丁成不会,起码在最近三年内,我不会。原因只有一个,时机尚未成熟,我自知“盐商”还没有到需要进行资本游戏的时候。丁成的处理方式再一次让局外人感到难以理解,或许这就是一个诗人的逻辑。
“烧钱的疯子”
从丁成决定投资做盐商开始,他的产品首先是《盐商》杂志和盐商网,定位是服务全国15万盐城籍企业家的第一财经。这对团结、凝聚盐城本土企业家以及联系盐城籍外地企业家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桥梁。无论是上海盐城商会、深圳盐城商会、云南盐城商会,这些全国各地的盐商组织都是丁成理想的战略合作伙伴。
但是丁成始终认为,与其它传统行业相比,文化产业的风险系数相对较高,即便是在沿海大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今天,文化产业在盐城仍然相对较弱,属于新兴的产业,还不足以与以强大的资本平台和实业平台进行对抗。但是丁成仍然坚定不移地走文化产业路线,原因不仅仅是他是一个诗人,更重要的是他有比其它企业家更加敏锐的嗅觉。“未来五到十年,绝对是文化产业突飞猛进的时期,先到先得从来就是各个行业大佬的运营法则,抢占阵地,抢占先机,才能抢占行业制高点。毫无疑问,文化产业这块蛋糕的价值诱惑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在未来,文化产业会像太阳能以及其它能源行业一样充满腾飞、裂变和倍增的可能性。”
丁成其实很清楚,文化产业是一个“很吃钱的行业”,而且该行业市场化的进程已经开始。《盐商》杂志和盐商网的烧钱速度曾经一度让他在人们心目中变成了“疯子”。文化型的公司,如广告、传媒公司大多是小打小闹赚点辛苦钱而已,但像“盐商”这么大的集团型公司运营成本非常高,他们一个月的成本支出相当于很多广告公司一年的GDP。但是既然他们一脚跨进了这个大门,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他们现在正在准备大笔的资本,准备吃下传媒的高端资源,因为丁成知道早一点行动,就能早一点完成规模化的布局。
“资源”和“创新”仍是两把杀手锏
在短短的时间里,丁成通过资本运营加资源整合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他的规模化布局,业内一位资深传媒人用“令人眼花缭乱”来形容丁成的运营手法和速度。金文亚的支持更加快了丁成在传媒领域跑马圈地的步伐。丁成对记者说,传媒行业就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行业,后来者虽然可以进入,但一方面,后来者门槛会变高,另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使后来者很难与先入者形成直接对抗的竞争关系。
当下,传统的广告传媒行业已经几近没落,像叶茂中、朱玉童这些曾经在国内广告界风光一时的广告人,虽然暴富了,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全面成熟,这些传统的广告领域也在变得成熟,一个点子救活一个企业的时代已经变成了久远的神话。现在的广告企业依靠一些传统广告服务能够成活,也仅仅是成活,并不能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因此,依靠传统广告服务已经不能让一家大型传媒集团能够生存,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丁成坚信文化产业会在未来保持持续增长,因此他在具体的运营中,始终把资源和创新放在首位,这也是他得以在传媒领域啸傲江湖的根本所在。
诗人艺术家从政不乏创造奇迹的先例,希特勒早年画画,后来掌权德国,毛泽东一生写诗,缔造人民共和国。那么诗人从商又会怎样?或许在诗人丁成的眼里,盐商集团也是一个庞大的传媒帝国,如何创造奇迹,盐商集团这艘航母最终将驶向何方,让《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杂志和大家一起共同期待。(文/《名人传记》下半月刊记者董非)
- 2011-02-18专家:马丁成火箭挣扎最大原因 他或成换巨星筹码
- 2010-08-10得分后卫排行科比压韦德 火箭马丁成关注焦点
- 2010-02-22马丁成铁王仅是假象 两原因令麦蒂替代者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