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内部机构调整的动机或始于“问责难”
铁道部内部机构大调整!
近日,有消息透露,铁道部11月下发了一份内部机构调整通知,连续撤销了几大重要部门。其中,受“张曙光高铁腐败案”震动以及“7·23”动车追尾事故问责影响,一直被贴着“敏感”标签的原铁道部运输局下的两大权力部门——“装备部”和“基础部”的拆分,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拆分使得原本集大权于一身的装备部权力分散,进一步缩小了高铁招投标灰色利益链上的“寻租空间”。
更有铁路资深人士对记者指出,“装备部”和“基础部”拆分的微妙之处还在于将更加有利于今后问责制度的明晰,这无疑是受到动车追尾事故“问责难”思考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场铁路管理变革或将提前到来。
权力分散寻租空间或缩小
据媒体消息称,11月22日铁道部下发《关于调整铁道部内部机构设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撤销铁道部咨询调研组、铁道部客运专线系统集成办公室,撤销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基础部、客运专线技术部、土地管理部。设立铁道部运输局机务部、车辆部、供电部、工务部、电务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新设立的机务部、车辆部、供电部实际由原运输局的“装备部”拆分而来,工务部、电务部则由原运输局基础部拆分而来。
“这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一位铁路资深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事实上,过去铁道部本就分别设立了机务局和车辆局,分管机车和客、货车,后来因为要求改革,精简机构,才把二局合并为装备部。基础部同样如此,是由原先的工务局和电务局合并而成的。
那次合并以后,装备部、基础部全权负责铁道部机车采购、管理,拟定机车、车辆、工务、电务等主要运输设备及配件的造、修质量验收标准和运用标准等职责,集多项成千上万亿资金的项目审批大权于一身,运输局也由此被认为是高铁投资环节寻租空间较大的部门。
目前已经落马的素有“高铁第一人”之称的张曙光,曾身居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副主任、铁道部运输局局长等要职,也正是因其大权在握,而不断卷入高铁灰色利益链里各种关系利益漩涡。
- 2011-12-14铁道部债务水平攀升 铁路体制改革进入敏感期
- 2011-12-14铁道部运输局两部门拆分 卫生部征"地沟油"检测法
- 2011-12-13铁道部:2012年春运压力大 客运矛盾仍突出
- 2011-12-13铁道部:铁路春运运能创新高 购票仍较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