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工具创新:资产融资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保险业再度将“转型”提上议事日程,但并不彻底。“今天我们需要重拾结构调整的三原则,一是要做发挥行业核心优势的业务,二是要做有价值的业务,三是要做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险需求的业务。”陈文辉提出。
可喜的是,监管层给出了一些方向。陈文辉在会上提出了监管上的一些新思路,例如产品创新方面,明年将积极争取税优政策支持,推进个人延税产品;择期放开传统寿险、健康保险、养老险等保障型产品的费率,通过定价市场的竞争机制,带动消费者、促进风险保障型业务的发展;推进并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机制。
前述保险公司人士认为,造成今年寿险业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率倒挂”,2.5%的预定利率与银行存款,及其他投资产品动辄5%左右利率相比,吸引力严重不足,“即便是风险保障型产品,客户对返本付息的要求都非常高。”
因此在他看来,放开预定利率迫在眉睫,争取国家税收政策支持,将是现阶段刺激保险消费最有效的外部力量。
在渠道创新方面,陈文辉还提到,将鼓励和支持寿险业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创新,包括完善个人营销制度;鼓励银保深层次合作,放松团险渠道监管;鼓励电销、网销、交叉销售等新渠道发展。
“(保监会)鼓励创新,并宽容对待创新带来的问题。”陈表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在会上反复提到将完善寿险公司的资本补充机制,并透露“保监会已经制定了一个资本补充机制的工作方案。”
除现有的“老三样”股东增资、次级债、上市外,保监会还在研究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打开融资渠道,规范偿付能力的补充工具,包括财务再保险和资产融资,如用地产、房产进行增资等。
以资产融资为例,之前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认可资产如何计量有严格限制,很多资产无法被计入的,一旦放宽管制,有望缓解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危机,但市场认为这会在有限范围内进行。
此外,如何利用金融工具进行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与转移,也是目前保监会正在考虑的问题。
- 2011-12-14保监会系统部署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会议召开
- 2011-12-13保监会:推进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保险试点
- 2011-12-13保监会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力推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
- 2011-12-13保监会:推进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保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