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银行资讯 > 正文
建行向破产企业借贷30亿 遇史上最大贷款风险
money.fjsen.com 2012-07-10 09:38   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道德风险

财新记者获悉,根据建行的审贷分离原则,企业要获得一笔贷款,首先需要支行客户经理作出申报,支行风险主管同意后再往分行上报,经过分行的五个独立审批人同意之后,才能发放。

“也就是说,一般支行行长并不能帮得上忙。如果只是贷款岗位的人违规,审批环节完全可以不批。中间可能有人在协调,才在一些规定上有让步。” 接近浙江建行的人士说。

在中江案后,浙江建行的重大贷款审批权上移到总行。

两位浙江银行界人士和一位接近本案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此案中不乏银行内部人士充当资金掮客的可能。

财新记者初步了解,宝石支行的主要责任在于为一笔委托贷款违规出具保函。这笔总额为1亿元的委托贷款来自浙江省的一家名为中新力合的担保公司,在中新力合对“中江系”缺乏了解而有所犹豫的情况下,宝石支行也为此出具了保函。这笔委托贷款的未偿余额约5000万元。

财新记者曾联系中新力合,但截至发稿时,对方没有回复采访请求。

此外,2011年,贝因美(21.70,-0.11,-0.50%)(002570.SZ)的母公司杭州贝因美集团有限公司亦与“中江系”发生1亿元的资金往来。一位接近贝因美的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这笔贷款“是以贸易融资的形式操作”,即银行给予贝因美1亿元授信,贝因美集团与“中江系”下属香料企业签订一份贸易合同,发货后该企业无钱支付。

为何“中江系”危机日益逼近时,贝因美集团还愿意做这样一个贷款?该人士答道,“贝因美其实并不了解中江。如果没有银行在其中的一些安排,贝因美绝对不会去做。”

他强调说,这笔债权连本带息已经转让,贝因美集团没有风险敞口。

但当财新记者询问为何“中江系”危机全面爆发后还有人愿意接盘时,该人士缄口不言。

一位银行业从业人士分析,赊销项下的保理业务,银行一般不会去验货,而是通过查看增值税发票来提高作假成本。如此安排可以不占用出借人的自有资金,仅占用其授信额度。与委托贷款不同,实质仍是从银行获得融资。

财新记者从另一渠道得到的消息是,在贝因美集团借款和另一企业接盘的安排中,建行均起了介绍作用。

俞中江资产中最有价值的是温德姆酒店,该酒店已被杭州市国有独资的杭州市财开投资集团公司接管。接近俞中江的人士透露,俞中江为酒店估值42亿元,杭州财开估值只有22亿元,市政府方面的估值是30多亿元。加上机场等其它资产,“中江系”缺口为十几亿元。

温德姆噩梦

俞中江发家在近十年间,暴发又在近五六年。他原是建德市一名出租车司机,后成立建德市新安江中江汽车出租服务社,拿到了第一桶金。后来他又建立了杭州友邦香料香精有限公司。

“友邦厂是赚钱的, 2007年到2008年每年利润都在2000万元左右。”一位曾与“中江系”企业有过业务往来的人士对财新记者说。“但俞中江赌性很大,要进军房地产。”

在投资房地产之前,俞中江曾经在建德市投巨资建设千岛湖通用机场。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他拥有这个项目约70%的股权,但是机场竣工后并未像料想般成功。

2008年,中江控股接盘了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金星房地产),在建德同时展开了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因为接盘金星房地产价格比较低廉,俞中江获利高达数亿元。

但由于预售款监管漏洞,金星房地产本该封闭运行的资金流入“中江系”资金链,随后者一并断裂。中江案发后,金星房地产于4月申请破产清算,而项目尚未完工。西城时代家园三期数百名购房者只能寄望于余杭区政府垫资建设完工。

不过,多位人士认为,温德姆酒店才是压倒“中江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俞中江接手前,温德姆酒店曾几次烂尾。从2008年至2010年,俞中江逐步进入温德姆项目,耗资巨大。

“他2008年说要去做温德姆,我看了规划觉得做不起来。他接盘的是部分产权,想把公寓产权逐步收拢做成五星级酒店,这相当困难。他没有经营酒店的经验。”前述人士表示。

前述接近俞中江的人士表示,由于收购温德姆时,“中江系”自有资金不足,俞中江向社会融资甚多,后期更是向公司员工直接打借据融资,光利息就高达几亿元。

“温德姆酒店接盘价格很高,到俞中江手上已经是转了几手的烂尾楼,每一手都加码。为接这个盘,他几乎全部是借贷,利息就已经够要命了。”前述接近俞中江的人士表示。

“此事很大程度上与当地一些企业偏离主业,摊子铺得过大,盲目投资房地产有关。在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收紧银根,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只得求助民间融资,结果因高利贷泥足深陷,最终资金链断裂,出了问题。”一位接近当地建行的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