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上市公司 > 正文
川化系董事会形同虚设 接连被曝内控丑闻
money.fjnet.cn 2012-09-13 09: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来说两句

董事会形同虚设

据某业内知情人士称,“川化系”内控问题始现于四川证监局5月、6月的上市公司现场例行检查。其间,*ST川化首度曝出财务规范问题,引起监管层重视。稽查力度加大之下,作为关联公司的泸天化也随之成为重点检查对象。

2012年7月27日,*ST川化公告披露承认,因工作疏忽,导致2011年中报披露信息与实际关联交易金额不一致。半个月后,*ST川化正式收到四川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川化股份(3.71,0.00,0.00%)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2008年和2010年,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有两项投资建设项目,达到公司重大投资审核相关标准,但一项未及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一项未提交董事会审议,也未及时披露。及至2012年7月,前述两事项才补充审议。而其中一项最终并未获审核通过。

此外,据2011年报,公司在计提减值准备时,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估计项目可回收金额。同时,公司在向控股股东关联方泸天化子公司采购商品时,依照的采购价也明显低于往年,涉嫌利益输送。

此后,泸天化披露警示函所曝出的问题,与*ST川化则存在一定共性。该公司涉及与关联方股权交易、重大项目

投资、重大资金往来,均未按照相关决策程序审核,并及时披露。

据记者粗略计算,仅就涉及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重大资金往来方面,泸天化就有近13亿元的资金被大股东川化控股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除此之外,公司在重大项目的实际管理、资金筹措等方面,也完全由大股东掌控。

而重大项目审批、资金占用的事后补审,更显示着公司治理的随意性。据前述知情人士称,大国企体制的尾大不掉,是“川化系”内控仍难摆脱的治理顽疾。

“由于股权关系的调整,川化控股对上市公司的掌控力远比以前要强。一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原因,二则是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缺失的原因。”前述人士如此说。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8年2月,“川化系”股权结构曾做深度调整,决策层川化控股由以前的远端间接控制改为直接控制,使得上市公司股权关系简化。但负面影响则是,川化系两家上市公司独立性的缺失,以及内控风险的激增。

责任编辑:王辉

2012中国家庭理财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的流动资产均值为386,000元人民币,实现资产增值是中国家庭理财规划的首选目标,其次为保障子女教育和安排退休生活。在各投资类别中,持有存款的家庭占87%,而投资股票的家庭占66%...[详细]

新闻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