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是个谜
盖世汽车网调查显示:除了超过一半的人认为90%以上的车都有空气质量问题外,还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50%~90%之间的车都有空气质量问题;认为存有空气质量问题车辆的比例不到50%的人群仅占4%;另有约22%的人群选择了“说不清”。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不信任,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强制性标准的缺失,汽车制造商并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在生产过程中选择何种材料与配件,采用何种工艺,无须过多考虑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其次,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与设备的缺少,以及监管不严的环境,也加剧了业界及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而日渐增加的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维权事件,也印证了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
我国并没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几年前,曾有国内一些行业机构曾经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汽车进行过检测,结果十分不乐观。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
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装饰材料,它们散发出的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肝、肾、呼吸系统、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会造成严重危害。
“此前国内主要以初次购车为主,相对而言消费者对车内污染的关注度并不高,甚至还有消费者认为新车内一定要有味道,没有味道就怀疑这辆车不是新车。”某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产品规划与开发的高层告诉记者。
不过,随着国内消费者的成熟,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心程度日渐上升。先有奔驰车主自费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甲醛超标4倍多。后又有比亚迪车主认为F3内饰材料有毒物质严重超标,引发车主严重不适,将比亚迪告上法庭。不过,这些车主的维权要求均因为国内没有成文的法律,而维权遭拒。
我国于2012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目前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车内空气污染,大多是指上述这8种物质。
11款车被疑超标 车内污染亟待国标出台
符合这一标准的新车,有望在出厂时贴上车内空气质量合格认证标志,以期改变目前各品牌各说各话、缺乏公认标准的局面。
但这一标准只具有推荐性而不具备法律约束,这使得业界质疑这只会成为一纸空文,而不会促进任何实质性的改善。
呼唤强制性标准出台
“其实我们也非常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标准,这样对行业而言也比较公平。” 某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产品规划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并没有标准,此前企业设计车型确实也不怎么关注这块。”不过,随着国家推荐性政策的出台和消费者意识的改变,企业在设计时也越来越重视这块。
但是,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同时,实际上企业也要为此付出成本,如果标准是统一的,那大家都要为此投入,如果没有标准,那就导致一些企业进行了投入,而另外一些企业没有投入,这部分的投入看不见摸不着,在汽车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形下,这部分的投入反而会降低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此外,因为没有强制性的标准,消费者形成的印象总是自主品牌做得没有合资企业好,这样的观念存在对自主品牌企业也非常不利。盖世汽车网的调查也显示:约23%的人士认为高档豪华车型的内部空气污染低,而仅6%的人数选择了中高档与中低档车型。
在政府没有出台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一辆汽车的内部空气质量的最重要的控制关口落在了整车厂的采购标准上。
近年来,随着汽车竞争的加剧,一些厂家不堪压力,纷纷转嫁压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过零部件供应的压价来转嫁压力。而一些零部件供应商也想出了“应对策略”进行了偷梁换柱,更换材料以缓解成本压力。
如一辆奔驰C级车的最高降幅高达7.5万元,而整车厂对供应链体系的管理,基本以抽查为主,2万多个零部件,不定期抽查,被抽到的概率并不高,而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可能是车内空气质量的风险增加。
在盖世汽车网的调查中,多达90%的人士认为政府应该立即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因为这事关民众健康,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