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保险> 行业动态 > 正文
生命人寿372亿险资地王调查:神秘股权控制体系
money.fjsen.com 2013-07-08 09: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来说两句

控制权网络

工商资料和金融市场信息显示,张峻等对生命人寿的控制力,远远超过一般保险集团的大股东。而生命人寿于这张控制权网络,也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和财务投资价值。

生命人寿内部培训资料称,低调的董事长张峻是公司战略的规划者。但是,工商资料和金融市场信息显示,张峻等对生命人寿的控制力,远远超过一般保险集团的大股东。生命人寿于这张控制权网络,也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和财务投资价值。

生命人寿成立于2002年,由北京首钢、大连实德、广东广晟等8家国内大型企业发起设立。成立约一年半后,日本Millea控股有限公司旗下2家保险公司溢价参股。与张峻关联关系明确的数家公司逐步持有相关股权,随着张峻2012年明确富德集团的内部架构,可简称为“富德系”(详见本版图示)。

2006年,深圳国利(富德前身)受让广东广晟持有的1.8亿股(当时股权占比13.25%),成为富德系进入生命人寿的第一步。洲际投资则是受让广东广晟的4500万股(当时占比3.31%)后,开始出现在生命人寿股东名单中。记者查阅工商资料发现,2008年持股8.84%的北京丰利投资有限公司,也曾是富德集团公司(原名:深圳市长源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众多代持股东之一。

2008年,张峻正式接手生命人寿。当年8月,保监会批准张峻生命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而他可控制的富德集团旗下公司,和其早年运营的“新亚洲”系列公司,此后纷纷参与生命人寿增资,逐步形成目前的股权格局。

生命人寿注册资本已由2010年初的22.5亿,增至117.5亿。截至2012年末,9位股东中,两家日本险企和实德系的两家公司所持股权一再被稀释,合并占比仅为18.33%。

其余5个股东与富德系和新亚洲为直接或多层间接关系,或是有相互担保、共同行动的历史记录,其最终实际控制人都指向张峻和他的亲属、生意伙伴。这前5大股东直接或间接控制生命人寿81.67%的股权。

与此同时,张峻等人也在对相关公司进行架构、资产的调整。工商部门存档的协议也显示,这些股权变更主要变换名义控制人,而股权在交易中并未溢价。

2010年,张峻以1.25亿的价格从张旭如手中平价受让原“长源盛投资”全部股权,更名为“深圳市国利投资”公司。2011年,张峻又将其更名为“深圳市富德控股有限公司”,并在当年8月对其增资,张峻的配偶陶美萦持股5%。

张峻以其出资,在2012年7月成立了富德集团,下设三家成员公司,来自于张峻对其新亚洲、国利、国民等公司的整合。

三家成员公司中,富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生命人寿最大股东,由国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演变而来。2010年之前为国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独资。深圳市富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成立。诚信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原股东为深圳新亚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新亚洲实业”),由自然人陈林生控股。

张峻现年50岁,广东人,从商早期更多以“新亚洲”公司示人。公开材料显示,1988年张峻留美归国,在深圳创办了新亚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996年,张峻离开经营多年的电子行业,进军房地产业。本世纪初,他控制的新亚洲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开发深圳横区镇的新亚洲广场和新世界广场。

除上文提到诚信德投资公司有新亚洲背景外,生命人寿的其他股东盈德置地、国民投资、华信投资都与新亚洲实业有着联系。

深圳市盈德置地有限公司,2010年底成立,股东曾为“新亚洲实业”。2011年3月,新亚洲对盈德置地增资至11.52亿元后,将股权平价转让给其子公司——深圳市正大厚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国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999年,新亚洲实业正式持有国民投资50%的股权,2003年将其增资至1.5亿元,持股比例达73.3%。当年底,新亚洲将这笔股权平价转让给名为张燕芬的自然人。目前,国民投资的股东为自然人纪汉飞和企业法人深圳市华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生命人寿前5大股东中,深圳市华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华信控股”)与张峻历史上没有直接控制权关系。但其成立时间较晚,2007年成立时名为深圳市铖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罗桂都、张逢源、方晓红三个自然人发起设立。

该公司成立后不久即成为生命人寿前十大股东,至今投资额21.1亿,为生命人寿的第二大股东。

在中航信托发行的两款与生命人寿股权相关的信托计划报告中,华信投资均与新亚洲一同作为连带责任担保方。

同时,2013年该项信托的资金报告称,华信控股会将其持有的生命人寿15.05亿股股份转让给富德金融,

待保监会批准后,由富德集团为华信控股履行本信托计划项下的保证合同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张峻在新亚洲实业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十多年后,于2008年9月将法定代表人之位转给他人。其在新亚洲由台前转向幕后,更多以富德集团和生命人寿董事长参加公开事务。去年以来,富德与生命人寿在资金、业务领域已较过去几年合作更多。

至2013年3月,这5家公司共计增资额为69亿元。生命人寿最新一轮资本金增至117.52亿的过程中,增资的有两家公司:富德金融占股比例维持20%,国民投资持股比例变为16.77%,成为第三大股东。

“张峻等股东哪里来的资金,并愿意在这两年快速投入保险业?早已是保险圈共同关注的话题。”一家同类寿险企业分管财务的高层说。

资金悬念

已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显示,除了不动产投资外,在能源投资领域,富德系关联股东将项目股权卖给生命人寿,从生命人寿回流富德系、新亚洲系的资金随之产生。

于是乎,资本市场不断有张峻方面与实德系、明天系乃至海外正大集团资金往来的传闻,乃至认为张峻也仅是资本代言人,认为其不动产投资策略将放大资金需求,长期持有的资产增加,将对负债项的产品设计带来挑战。

2013年以来,生命人寿延续其保费收入的增长趋势。本报记者获悉,其一季度银保新单规模保费累积可能已达253.7亿,超过了中国人寿(243亿),同比增长323%。

保险业同业分析,生命人寿注重银保收入上量,推出“理财1号”等万能险产品,通过提高银行网点费用投入以及确保“理财1号”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吸引客户等方式快速提升保费收入。

“理财1号”这款万能型理财年金产品一季度保费收入达228.08亿元,今年以来的账户结算年利率至6月维持在5.20%的水平。退保手续费率为第一年5%依次递减至第五年1%。

这款产品市场规模扩张较快,其既降低了对客户收取的初始费用,又能提高银保渠道投入费用,同时还要保证5.2%结算利率,对生命人寿的投资创收能力和资金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

同期,生命人寿已大幅提高了A股持仓量,重仓购入了金地集团农产品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9只股票,持仓市值合计207.5亿,比上季末110亿。

匹配快速增长的公司资本金,将在规模扩张中发挥调节作用。在近三年增资近5倍前,生命人寿在张峻方面运筹下,曾传出借壳上市计划,但至今没有成功。因此“倒逼”其股东增资,保证规模扩张和偿付充足。

2006年11月13日,深圳市国晟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ST中华A(000017.SZ)6510万股法人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受让了近6亿元的债权。国晟能源系国民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燕芬。

2011年1月,国民投资将国晟能源100%股权以7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纪汉飞。国晟能源投资持有ST中华A股股份6510万股,占总股本11.81%。也就是说,纪汉飞间接成为ST中华的实际控制人。

但是,在ST中华的高管中,张泽兵、曹方、罗桂友、姚正旺、萧彦等人均同时任职于生命人寿。ST中华近年历任董事长为尚世骏、吴军和李钢,均有相同的背景,即都曾出任过生命人寿或深圳国利投资的高管。

截至2012年12月31日,ST中华的净资产为-17亿元,严重资不抵债,且存在多项巨额逾期债务、税款以及因对外担保、逾期欠债等原因引起的诉讼债务。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其自2012年10月25日起进行重整。该公司股票自2012年11月13日起停牌至今。

在上市计划搁浅时,属于富德和新亚洲体系的生命人寿股东在向其快速增资,扩张业务,却同时将生命人寿股权用于质押融资。由于股东公司间可能存在一致行动或同一实际控制关系,这些融资与增资资金来源的关系值得关注。

2011年3月,华信控股将其持有的生命人寿1.8亿股股份质押给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当年4月,生命人寿注册资本由44亿增资至66亿,华信也由原来的6.89亿股增持至13.2亿股。

2012年6月,国民投资从首钢和龙赢投资手中收购生命人寿5.5亿股股权,次月就将其质押给农业银行深圳龙岗支行。2012年12月,华信投资又将持有的2亿股生命人寿股权质押给哈尔滨银行平房支行。

同年12月,生命人寿再度完成增资至107亿,国民和华信均参与增资,占股比例调整为11%和19.6%。

上述股东公司还通过信托渠道融资。2011年3月,新亚洲实业对盈德置地增资至11.52亿元后,将股权平价转让给其子公司--深圳市正大厚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而正大厚德却在中航信托募集这一股权收益信托,募集规模为11.52亿,并承诺定期回购。

“这款产品平均收益率在10.5%左右,年内即将到期兑付。”7月初,中航信托该计划执行经理对本报记者透露,另一与生命人寿股权相关的信托计划,规模为6亿元,已经完成兑付,并明确表示今后中航信托不会再有与生命人寿有关的信托计划发行。

上述两项信托计划,及其补充的增信质押,涉及超过17.71亿股生命人寿股权质押给中航信托。正大厚德回购盈德置地股权的成本高于10.5%,在存在同一控制关系的情况下,正大厚德此笔收购意图更像是融资。

根据媒体披露的生命人寿2011年相关股东大会决议,生命人寿将分四期由原有股东按照每股1元的价格进行增资。其它相关信息也显示,其2012年每股价格基本是1元。

上述金融股权质押中,信托贷款共计17.52亿元。银行贷款数量,以公司净资产情况,实德系大连东鹏房地产开发公司2011年将3亿股股权质押给吉林银行获得10亿元贷款的情形计算,亦能超过27亿元。

就这些约44.5亿贷款资金,与生命人寿从2010年至2012年末密集增资44亿资本金之间的关联,以及增资与不动产投资计划的关联,生命人寿公司和地产投资部门负责人没有回复本报采访要求。

并且,已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显示,除了不动产投资外,在能源投资领域,富德系关联股东将项目股权卖给生命人寿,从生命人寿回流富德系、新亚洲系的资金随之产生。

2012年7月,长春生命金融城动工同期,富德集团宣布在吉林松原市投资59亿建设20万吨/年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项目。

2013年3月,生命人寿在深圳注资10亿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富德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个月后,该子公司受让了富德集团持有的富德(松原)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

就这项关联交易的价格,资产估值详细情况,该公司都未能向公众披露。而生命人寿与富德系的关联关系越发紧密,新设立的子公司均倾向于用“富德”命名,此前生命健康(长春)投资有限公司,近期更名为吉林省富德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乔佳利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