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踏来说,除了当地同行,制鞋业的另一股力量早已存在——那就是广东东莞一带的台资企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成本压力,台湾鞋厂的老板们离开了台湾,由于当时到大陆要转道香港,于是,广东成为了他们在大陆的第一落脚点。在运动鞋加工业内,三家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宝成、清禄、丰泰——都来自台湾,尤其是宝成,这家由台湾教师蔡其瑞在台湾鹿港创办的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运动鞋加工商,在中国内地、印度、菲律宾等地拥有100多条生产线,年产运动鞋达1亿双。在规模方面,台资企业与晋江企业不可同日而语。
但台湾系终究没有成为晋江企业的对手,宝成和安踏也并非竞争对手。在2002年以后,安踏鞋甚至开始在宝成下单。代工是台湾系的主要模式,在岛内发展的阶段,它们就做出了选择。由于岛内市场狭小,台湾人做鞋,一开始就是以做贴牌为主。不过,和晋江代工企业的品位不同,宝成等台资企业服务的对象都是世界一流的品牌,他们的客户主要是耐克、阿迪达斯、锐步、PUMA等品牌。众多的晋江鞋厂只能给国际二线品牌打工。
国内市场成为晋江鞋企业追逐的热门,要追溯到1999年,这一年,安踏成为了晋江鞋产区名气最大的公司。
打造运动文化大卖场
安踏的另一个源头来自丁志忠的岳父丁思忍创办的企业。1994年和2000年,丁思忍以注册地在香港的安踏企业公司成立了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国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鞋类制造和销售。2000年和2002年,丁思忍先后向安踏福建增资1470万元。2002年4月,由丁志忠及父兄创办的晋江世发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持有安踏福建60%的股权,丁思忍通过安踏企业公司持有另外40%的股权。2002年5月1日,丁思忍签署一项协议,将其持有的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国权益无偿转让给丁志忠。同日,晋江世发全体股东签署协议,将持有的权益无偿转让给丁志忠。由此,丁志忠成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国的唯一持有人。
尽管家族的支持使丁志忠有了很好的基础,但他的成功并非来自馈赠。1999年,时年30岁的丁志忠出任安踏集团总经理,他召集公司高层开会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和国家乒乓球队签订协议,聘请当时如日中天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出任安踏的形象代言人。请明星做广告,在国内早已有之,略有不同的只是,安踏按照运动鞋的行业定位聘请了一个运动明星。在当时,国内运动明星担纲广告主角还是头一回。第一支主题为“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在央视甫一播出,在国内消费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使安踏迅速赢得了很高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