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闽商 > 正文
丁志忠:我们都是草根英雄
money.fjsen.com 2013-09-26 09:50   来源:    我来说两句

安踏上市之后,资金自然是比较充裕的(据称账上有35亿现金)。安踏上市之后的计划还包括做一个高端的品牌。这个高端品牌并非是安踏的品牌提升,而是考虑收购一个较高端的国际品牌,不过目前还没有落实对象。      过去几年,安踏在不断超越自我。20世纪90年代末,安踏的年销售额还只有几千万,而双星已经做到了十多亿。但几年后,安踏超越了双星。而在另一个本土劲敌李宁面前,安踏不再处于劣势了。2002年,当时李宁的销售额大约12个亿,而安踏只有4个亿左右。而从2007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来看,安踏和李宁的销售额相差已经不太大了。现在,有了大笔资金的安踏能否有更惊人的速度呢?

当然,说到速度,和安踏这样的公司相比,耐克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耐克只用了约30年时间就成为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耐克”投产约10年后,耐克公司的年营业额超过了37亿美元,占有美国运动鞋业市场的一半以上的分额。到1999年,耐克公司年销售额高达95亿美元,并跨入《财富》杂志的500强行列,被誉为“近20年来世界成功的消费品公司”。将原来同行业的领袖品牌阿迪达斯、锐步甩在了身后。

耐克起源于梦想。上世纪60年代初,当菲尔·奈特还在斯坦福攻读硕士学位时,建立一个世界头号运动鞋公司就成为了他的目标。他的一篇学期论文的题目就是——《在运动鞋领域建立一家小型企业,利用廉价的日本劳动力生产一种质优价廉的运动鞋,打败市场霸主阿迪达斯》。也许是因为商业环境的不同,菲尔·奈特一开始就具有了跨越国界调动资源的眼光。

1972年,“耐克”产品正式投产。也是在这时,耐克开始确立了日后受人称道的虚拟经营模式,牢牢把握产品研发与品牌营销的核心环节,自己不生产一双鞋。耐克在全球寻求生产伙伴,它的生产部门见证了制鞋业在全球梯级转移的过程。从日本、韩国到台湾地区,再到中国大陆、印度和越南等地。

另外,和安踏这样的出身草根的企业不同,创业之初的耐克就是一家精英公司。不仅仅是菲尔·奈特本人,在耐克公司的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领域,有数百名研究人员,其中许多人拥有生物力学、实验生理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各种相关领域的博士后学位。此外,公司还设立了研究委员会和顾客委员会,其中有教练员、运动员、设备经营人员甚至足病医生和整形大夫。

安踏也许对耐克的Air Force技术不大服气,因为它终究是简单、容易理解的制鞋科技。但耐克所提供的品质保障能力毕竟是耐克成功的重要支点,更何况,气垫鞋与乔丹时代的街头流行文化同行,已经成为了耐克的一种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此外,耐克在品牌营销上也体现了高超的技巧。看着那些全球闪光的体坛巨星和全球各地的耐克迷,很难想象,寻常公司能在短期内将资源积累到如此程度。

责任编辑:潘昙磊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换个存钱法利息最高差7.8倍

“不同的人民币存款方式,年利息收入最多差6倍!”近日,微博上一则“存钱秘籍”开始流传,称通过“约定转存”、“通知存款一户通”和“零存整取”的方法,可以让活期存款利息“增肥”。...[详细]

新闻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