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机帮的故事1]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温婷)尽管有些小钱,阿静和王宇从没想过自己也能比肩阿汤哥和本山叔,而且成本并不是什么天文数字。
一波三折
约到王宇时,电话里的他操一口东北口音:“说实话,我都是死过一回心的人了。”
他是成龙的超级粉丝。有一年亚洲公务航空展,成龙带着莱格赛650喷气公务机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站台。本来他是去凑热闹,从此便从成龙的粉丝变成私人飞机的粉丝,迷得一发不可收拾。
做家具外贸生意的王宇,早年赴美留学时曾同朋友一起飞过,后来经美国朋友介绍看上一架赛斯纳172R,直接买下来,都运到海关了,才知道还有一系列手续没办,被禁止入境。
“赔了钱倒还不算,关键是心情糟透了。”
王宇还不算最惨的。家住福建泉州的阿静在美国留学时,跟着当地的朋友一起驾私人飞机环美游。
回国后,家境殷实的她托朋友帮忙入手了一架两人座小飞机。一直希望能在国内爽一圈。临起飞才知道,每次飞行前都要向民航局递交申请,而且必须借助有资质的通航公司,个人申请不被接纳。
“烦,真心烦”,回想当时历经的种种流程,阿静说自己一度再也不想在国内飞了。
从2010年底开始,阿静和王宇的心态慢慢从纠结变成了期待。那一年,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出来了,各地政府都开始盘活低空资源,发展通用航空。
也是从那时起,各地飞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阿静和王宇成了同一家俱乐部的“飞友”。俱乐部经常组织大伙儿到珠海、上海、西安、北京各地看航展。
“看着看着,又手痒了。”他俩异口同声。盘活天空
有他们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历经三届亚洲公务航空展看到,一群群操着东北口音、山西腔、闽南话的生意人结队而来,从只是买买航模,看看特技表演,到豪掷定金现场签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自己的飞机。
2013亚洲商务航空展上,兴业银行联合胡润发布的《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个人资产过亿的高净值人群达6.45万,有计划购买公务机的比例为15%,购买意向比去年增加了2%。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私人飞机只有100架左右,而根据GDP总量,按国际普遍采用的计算方式估计,我国私人飞机数量应该达到1250架。
中国市场点燃了巴西航空、庞巴迪等国际巨擘的热情。他们积极奔赴各大航展——漂亮的空姐站在停机坪上热情地向你介绍,并请你登机体验,甚至现场飞一圈。霸气的机型、豪华的内饰、高端的服务,俘获了不少商务人士的心。
就在9月2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航空展将在八达岭机场开设多个直升机起降平台,观众有机会乘坐直升机空中游览八达岭长城、龙庆峡、玉渡山、野鸭湖等景区。
“现在大家越来越熟悉飞行,比以前更有兴趣去尝试这项新鲜事物。”精功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李晨告诉记者,“20几万就能考到私照,很多白领都可以承受。”
目前他们公司接纳的私照培训学员多达几十个,从20多岁的白领到五六十岁的“爷爷奶奶”,跨越各个年龄阶层。
他们有的和王宇一样,想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并且已经在物色机型;更有一些只是想偶尔到精功这样的企业租上一架飞机,以3000至6000元/小时的价格飞上一圈,而其他关于飞机养护、航线申报等繁复流程均有通航企业代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