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类”成融资焦点
西南某省银监局人士告诉记者,2月下旬银监会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工作会议”(“深圳会议”)上确立的平台贷款监管指导意见(12号文)正有所松动,主要体现在,一是支持增加对经营规范的省级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二是对通过资产重组和引入资产后可达到现金流全覆盖的融资平台,视同平台全覆盖可以提供信贷支持。
本报记者获得的银监会6月末最新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统计表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全国共有10682家地方融资平台,其中已经调出平台的有1930多家,占比18.07%,这两个数据均比4月末有所下降。
这些“退出类”平台将有望获得上述政策松动的红利。而此前半年,即便被地方银监部门纳入“支持类”的客户,也往往难获得新增授信。
2月以来,根据12号文关于平台贷款信贷分类制度,各银行应在原有“名单制”管理的基础上,对融资平台按照“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进行信贷分类。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家中型银行新分类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平台贷款余额1333亿(不包括划分为一般公司类的),占比不到10%。其中支持类占比42%,维持类占37%,压缩类占21%;现金流全覆盖的占比94.5%。二季度,该行支持类名单又有所增加,约在50%左右。
这基本反映出目前上市银行的分类现状,即可继续融资支持的支持类平台和维持类平台合计超过70%。由于银监会规定各家银行年度信贷计划安排上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数据显示,银行对新增平台贷仍然很谨慎。
对纳入重点监测户的平台,我们去年盯得比较凶,要求政府注入土地,这便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有一个平
台去年注入了价值17亿元的土地,缴了1.5亿的税,以此换来支持类平台的资格,“南方银监局一人士向本报记者举例称,”但目前,该项目在信贷政策上仍然受到限制,目前还未获得新增授信。
在上述银监局人士看来,占比较高的支持类平台,迟早会成为银行融资支持新的增长点,包括贷款和直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