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热点 > 正文
一号文件鼓励承包土地向大户流转 家庭农场首次出现
money.fjnet.cn 2013-02-01 08:4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

聚焦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

邵海鹏

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同时也将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并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0000字,共分7个部分26条。

“家庭农场”首次出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中居功甚伟,但也带来了分散经营、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的弊端。近年来,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体呈现老龄化、低龄化,青壮年劳动力比例下降,农业的基础设施落后,耕地利用率也开始下降,农村空心化现象逐渐明显。

从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起,市场即普遍猜测今年一号文件将关注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果然,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再次明确对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家庭农场”也首次在一号文件中出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廖永松对《第一财经微博) 日报》表示,现在,中国农业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向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型,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中国各地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业大户。1月6日,江西南昌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向农民发放140万元年终奖的新闻轰动了全国。凌继河承包了1.5万亩稻田,聘请100多个农民帮他管理,每个农民每月能领到2500元钱工资,到年底还有年终奖。

此前,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多次强调,“大农户”是我国农业发展大势所趋,农业部门下一步要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大力扶持一些种粮大户。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将成为下一步的主旋律。

农地农用

由于人多地少,中国农户的经营面积有限。2006年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平均每户农户经营耕地9.1亩,每个农民经营耕地仅5.2亩。如此小的规模,既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张晓山认为,农业规模化正好能实现双重目标:既能帮助农民增收,又能有效提高粮食供给。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各地农地流转案例逐渐增多,农业亦逐步成为投资热点,出现了“资本下乡”的热潮,流入到工商企业的耕地迅速增加。新华社的报道称,截至2012年6月底,流入到工商企业的承包耕地面积达2500万亩,比2009年底增长84.6%。

这一现象已得到政府的重视。2012年12月21日,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应该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但不提倡长时间、大面积直接租种农户承包地,要防止土地“非粮化”、禁止“非农化”。

责任编辑:editor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