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中国对外投资不能打“盲拳”(市场观察)
money.fjnet.cn 2013-03-22 10:19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要加快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促进政策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但总体而言,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还比较少,大型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专家建议,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显现,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应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采取多种措施,更有力地支持企业“走出去”。

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

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类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五、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10年底,中国1.3万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6万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投资领域,我们是异军突起的新兴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按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计算,近两年来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五了。按存量来算,由于我们起步比较晚,以及受到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对外投资遭遇重重门槛

“由于我国开展境外投资的起步较晚、经验少,企业在推进对外投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梅新育说,从我们自身来讲,一是很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盲目。我们有的企业没有把对外直接投资当作一个工具,而是当作“目的”本身了,本末倒置。有的企业对外投资比较冒进,在参与进出口贸易的经验不足、基础不牢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并购。

二是有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做法和理念有待修正。梅新育认为,其实,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利用国家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采用出口贸易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都能达到经营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出口显然比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小很多。还有些企业对自主开发创新等方面重视不够,指望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国外现成的较为先进的成果、经验和技术等。这种想法从长期来看,是不太能够持续的。此外,国际化经营人才比较缺乏,对所在国政治、经济、法律、民俗等情况不够熟悉,也是掣肘我国对外投资的制约因素。

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专家指出,金融危机后,各国对投资政策的连锁反应变得更加敏感,各种限制性投资措施和监管、审批程序在不断被各国运用。从对传统产业的保护扩大到了新兴服务业、金融业、高技术产业等优势领域。各种隐形保护方式,如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也层出不穷。

整合政策支持服务保障

专家认为,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以及资源和环境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和向低碳经济的转型,都迫使中国企业转变单纯商品输出的思路,实现从商品输出转向生产输出、资本输出,将全球制造中心的竞争力延伸至全价值链生产当中。

山东兖矿集团董事长王信指出,我国为支持企业“走出去”,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涉及资金支持、金融保险、外汇管理等,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一部系统的对外投资法律文本,在财税、融资、信用担保等制度制定方面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需求很强烈,但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有关学者指出,发达国家“大商务”的指导思想将宏观经济效益、税收、贸易规则、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产业安全、能源政策、环境保护等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各部门间的高效运转,一些经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郑皓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