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海峡财讯 > 正文
福建:再生稻“再生” 夏闲田不闲
money.fjnet.cn 2013-08-27 08:17  方炜杭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再生稻复兴

传统上,再生稻主要种植在南平、三明等粮食主产区,因单产最高曾被誉为南方再生稻的一面旗帜。但这些年,传统再生稻疲态尽显。

“主要是种粮缺劳力,成本高、效益低。”浦城县农业局副局长张述斌说。

传统再生稻衰落,还因为它需要人工收割,如采用机收,经收割机履带碾压后埋藏在泥土里,再生芽会丧失再生能力,产量低,不少农户干脆放弃管理。

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徐倩华说,以前人们通常认为,一般籼稻品种属高位芽优势,为保留优势芽,培植再生稻基本采取留高桩的方法。因此,为了解决机收问题,此前的研究方向是通过改良收割机来适应这一特点,但收效甚微。

转机出现在2008年。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专家在永安市小陶镇观察到,农民选用“佳辐占”蓄留再生稻时,在已收割的稻桩离地面5-6厘米处再割一次,可使再生苗长势良好,出苗整齐。

这个发现表明,从品种筛选寻找突破口是可能的,再生稻可机收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2009年,省农业厅着手在永安进行机收试验。同时,在尤溪、云霄等地开展低留桩机收试验和适合机收的再生稻品种筛选,并请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开展低位芽品种萌发机理研究。2011年,从厦门大学引进2500公斤“佳辐占”原种在福清、诏安、闽侯等地进行示范推广。

今年,机收再生稻受到越来越多种粮大户的欢迎,全省各地共推广机收再生稻2万多亩。

机收再生稻一改传统再生稻的弊端,使再生稻种植从衰落走向复苏。农业专家认为,机收再生稻的出现,适应了时代的进步和农户的需求。

首先,解决了再生稻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手工收割问题,发展瓶颈打破了,受到农民青睐,应用前景广阔。

其次,把高产高效技术重点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中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适合发展机收再生稻的耕地在100万亩以上,潜力很大。但困难也不少,如,目前可用机收的品种还不多,主要是“佳辐占”、“嘉早312”等常规稻品种,尚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专家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加大机收再生稻品种筛选力度,组织力量进行协作攻关,努力实现品种类型、生育熟期、生产用途配套,以满足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耕作制度、不同生产用途的需要;

第二,抓好配套技术攻关。要按照再生稻生长发育特性,通过生育期调整、肥水调控、留桩高度调节等技术集成,建立一套适宜头季稻机收的再生稻优质高产技术体系,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第三,加强指导服务。依托大户和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新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关键技术入户率。

责任编辑:陈瑜辉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