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才十来天(中间还有7天国庆长假),自贸区已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呈现溢出效应。
横向溢出,28平方公里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向1200平方公里的浦东新区溢出。日前,新华社发表文章称,浦东作为国内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将主动承接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充分用好制度创新带来的溢出效应。文章明确提到,在服务贸易方面,没有物理隔离。注册在自贸区内的企业,也可以在区外经营或开设子公司,这将为浦东发展服务经济带来新动力。
目前自贸区尚处于企业挂牌阶段,业务运作尚未启动,制度创新就开始从28向1200平方公里溢出,尽管新华社没有报道溢出的具体内容,一句“没有物理隔离”,就给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既然注册在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在区外经营或开设子公司,那么这些开设在区外的子公司,是不是也可以享受投资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
金融领域的货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以及审批制改为注册制等行政改革的先行先试呢?若回答肯定,这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以“没有物理隔离”的浦东新区之大(面积超过上海六分之一),先行先试对上海乃至全国的影响举足轻重。
纵向溢出,用上海市副市长周波的话说,就是“促进国资国企改革与自贸试验区建设联动”。日前,上海市国资委专门召开国资系统自贸试验区建设专题辅导报告会,上海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领导悉数到会。另据报道,一份上海市国资委高层内部发言纪要在投资圈悄然流传,这一方案被业内称为上海国企改革的3.0版,核心是下放权力、推行股权激励、修缮考核机制,推动相关企业及产业更好发展。改革中可能出现金融工具创新和特殊制度安排,包括养老金管理计划、优先股、黄金股等金融工具。方案还提到,对国资委的定位“趋向淡马锡管理模式”。据说上海市政府某高层还把淡马锡管理模式解读为“按照私人公司的一套做法管国资”。想法之大胆,令人震撼!众所周知,上海国资是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国资系统,在资本市场上,上海板块也是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板块。另一方面,上海也是国资力量最强、民企相对弱小、创新较为薄弱的地区,近200家上海本地股中,60%以上系国资控股,市值前30名的上海本地股,仅复星医药、环旭电子两家为民企。如果上海国资委真的按淡马锡模式管理,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只考收益,放开经营,那将会释放出多大的改革红利!
自贸区概念和上海国企改革概念重叠的公司很多,其中还包括重组题材和资产升值题材。如锦江集团下有锦江投资、锦江股份、锦江旅游、锦江酒店(港股);华谊集团下有氯碱化工、双钱股份、三爱富;同是外贸股,有兰生股份、东方创业等,业绩都堪称平平,完全有可能通过购并重组做大做强。再如浦东四家地产股,都存在资产升值的预期。陆家嘴前不久就发布过“关于公司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评估情况的公告”。公告提到,本次评估的投资性物业共36项,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合计近247万平方米,公司聘请戴德梁行对全部投资性物业的公允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上述36 项投资性物业在2012 年12 月31 日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24.1896 亿元,评估后的公允价值合计为人民币421.638 亿元,是账面净值的3.4 倍。即便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每平方米也不过1.7万元(422/247)。陆家嘴中心地块的这些物业每平方就值1.7万元?何况其大股东陆家嘴集团正在积极研究参与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类似的评估升值公司不仅包括金桥、外高桥、张江,还包括新世界、徐家汇、豫园商城,等等。
自贸区板块,上海国企改革板块,加上重组题材和资产升值题材,就是一个很大的集团军,这个大集团军比诸如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等概念都要实在得多,对A股的支撑也要大得多。关键还在于有关方面能不能解放思想,甘愿放弃权力,向改革深水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