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银行资讯 > 正文
脱缰的山东基层信用社:员工盗储户存款放高利贷
money.fjsen.com 2013-12-25 10:4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来说两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咨询相关律师了解到,赵勇以财源信用社的名义吸收存款,借款合同上也加盖了财源信用社的公章,按照当前情况,储户与信用社之间存款合同关系依然成立并产生法律效力,即使信用社存在高息揽储行为,那也仅仅是高出国家规定部分的利息无效,信用社应当依法兑付胡卫东等人的存款本金和合法利息。

脱缰的基层信用社

截至今年2月底,山东省信用社系统各项存款总额达10031.73亿元,成为山东省首家存款规模超过万亿元的金融机构,连续8年稳居该省金融机构首位。

“把钱存进信用社,好比放进了‘最安全的保险柜’。没想到,‘保险柜’失控了。”有网友评论说。

据信用社内部人士介绍,在大多数乡镇等基层信用社,普遍存在着核心业务系统中无“存折”也可办理存取款业务的风险隐患,当单位内部管理混乱、监控缺失、极易出现“内部人的问题,监守自盗”。

当年,赵勇非法吸储冒名贷款案震惊了整个金融系统,更是震荡了山东省信用社系统,但这不过是掀起了一角遮羞布。

近年来,山东省各地信用社频频爆出存款不翼而飞的金融丑闻。没有存折、没有存款人到场、也没有存款人或其委托人签字,巨额存款在内部员工的非法操作下,可以轻松转走而不被发现。很多信用社员工成高利贷崩盘事件的主角。今年年初被媒体曝光的山东省高青县信用社千万元存款离奇失踪事件,亦是信用社内部员工充当资金掮客参与高利贷。

长期以来,“信用社系统内部法人治理机制几乎处于空白,社员大会(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根本无法按规定职责和程序行使监督管理职权。”山东省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很多地方将城市信用社当成安排子女就业的渠道,信用社内部裙带关系很乱,内控几乎就是个摆设。”

案件高发,亦可在银监会的调查数据中得到证实。

早在2005年,按照中国银监会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开展了操作风险防范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结果显示,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案件中,信用社发案率接近50%。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至今信用社的发案率远远高于其他银行机构。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