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 闽商 > 正文
中国商帮传奇 泉商·温商谁与争锋
www.fjsen.com 2010-08-23 17:28   来源:闽商杂志社    我来说两句

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1982年坐着公交车到厦门闯事业,凭着个人努力和诚意,做成了第一笔木材生意。1980年,许健康移居澳门。他初到澳门时衣兜里仅有10元钱,靠着姐姐的资助,许健康在黑沙湾街边当无牌小贩,每天日晒雨淋经营困难。但凭着泉州人特有的爱拼敢赢精神,许健康勤奋开拓,终于走出了可贵的第一步。更多的南安、晋江商人, 当年都是扛着石材,或是背着一麻袋的水暖材料,只身到外地困地求生,风餐露宿,今天的亿万资产,多是靠他们长满老茧的双手打拼而来。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泉商除了从事制造业外,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以批发零售业为主的商业贸易。2007年泉州40%的私营和个体企业就业人员从事批发零售业,并在金融、地产等服务业有新的发展。可以说他们是创造泉州经济奇迹的主力军,也是他们扛起了泉州经济长盛不衰的大旗。

不仅在泉州,在国内其他地方泉籍商人同样独领风骚。南安掌握着国内水暖市场的定价权,全国70%的陶瓷、80%的水暖、70%的石材由泉商经营和配送,坊间甚至有“离开了南安人,全国的水龙头都关不住”的戏称。广西的建材、物流市场大多都是泉商在经营,南宁的旧城改造由泉商外包;广东佛山1/3的陶瓷市场是泉商在经营。安徽合肥所有超市里出售的大米,50%来自泉商的工厂。

在广东广州,安溪茶商是行业“老大”;在陕西西安,南安人的海鲜生意成为传奇,海南至西安的运输飞机几乎成为他们的包机;河南洛阳的房地产市场、云南曲靖的建材市场泉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省外的泉州商人共超过70万人,在2006年就已完成超过2000亿元的销售总额。面对这种优势,泉州人不无自豪地说,泉州市其实“总共有三个”:泉州一个,省外一个,港澳台和海外还有一个。

此外,国内粮果总产量的20%来自泉州,世界旅游鞋产量的20%来自泉州,国内外墙砖市场的65%来自泉州,几乎国内市场上的琉璃瓦产品都来自泉州,国内雨伞的18%也是来自泉州。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