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理财产品 > 正文
渣打招牌褪色:理财不靠谱 客户经理不上心遭投诉
money.fjnet.cn 2012-04-01 15:23   来源:华夏时报    我来说两句

理财产品难查询

渣打方面对于不少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时表示,某些客户并未在净值表现较好时赎回,选择了持有等待,使得产品亏损幅度加大。但事实上很多投诉的客户是未能及时获得产品的最新资讯,从而错失了止损的最佳时机。上海的李小姐2007年末购买了此后被投诉巨亏的理财产品“美林”聚焦亚洲“QDII200710”,而至2008年她感到事情不妙时,她才发现一直未与她联系的理财经理已离职。由于没有任何跟进和指导,李小姐未能在危机来临之时及时止损,最后造成了巨额亏损。

无独有偶,记者近日竟亲自体验到这样的状况。

为全方位体验渣打理财服务的全过程,记者曾于2011年7月购买了渣打银行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签订购买合同之初,理财顾问曾口头答应在确定初始价格之日以及将来每个观察日均会发送邮件说明最新情况以供投资参考。但自购买之日起至今,记者从未收到过来自理财顾问任何形式的反馈和回访,只是每月能定期收到一封来自渣打银行电脑系统的对账单,而该对账单始终如一仅标示了初始投资金额。

当记者近日致电该理财顾问时,才得知其在年初已经离职。记者而后致电当初的开户行,却被含糊地告知自前理财顾问离职后一直未指定专门的理财顾问。

在此期间,记者曾试图通过官方网站查询产品的最新情况,官网的报告仅简单披露了产品的初始价格和最新赎回参考价,无法直接看出产品挂钩标的的最新动向,进而也无法判断该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果。而当记者致电渣打银行的官方咨询热线时,却被告知具体的产品情况只有理财经理才能解答。

整个过程下来,记者明显感觉到十分的繁琐和复杂,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想及时掌握自己所购产品的动态,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渣打个人银行频频换帅

渣打银行外籍高管对中国的监管法规、金融市场不够了解,以致渣打银行在中国发展遭遇尴尬境地。频繁的高管更换又使得银行内部政策的系统性和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

“渣打的人事变动真是太大了,大家知道的个人零售业务总裁变动就属于外资银行里最频繁的。基层的理财经理流动性也很大,理财经理在前台的工作是直接接触客户,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很多客户对银行的评价。”某银行个人零售银行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来自渣打2011年的业绩显示:渣打集团2011年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增加17%至8.25亿美元,盈利增长1倍至2.2亿美元。此外,集团网络内其他市场的业务也大大受益于中国企业银行客户业务的发展。在其他地区入账的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增长速度是在岸客户收入的3倍以上。

盈利能力的稳步增长国内客户贡献可谓不小,但是近期外币房贷风波、理财产品亏损、“活利贷”堪比高利贷等消息似乎表现出了市场对这家外资银行的失望。

责任编辑:全梦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