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去年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正式立案,就叩响了扳机。对于中国政府、商会、企业来说,半年多来持续与欧磋商谈判,这就是一场战斗。尤其是最近一个月,沟通谈判更为密集。就在初裁结果宣布的最后一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晚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当前中欧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此案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也必然会伤及欧方利益,影响中欧合作大局。商务部也于4日中午在北京再次敦促欧方慎重裁决。
然而初裁并非博弈的结束。继机电商会代表中方与欧委会进行的价格承诺首轮谈判破裂之后,中方仍将在未来就价格承诺与欧方展开艰苦谈判。“目前,双方可以达成共识和一致的是,在初裁的基础上,还会继续展开谈判。”知情人士透露。欧委会发言人日前也在邮件中回应《经济参考报》记者称,正式的谈判将在初裁结果发布之后展开。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欧此次贸易纠纷的形势非常复杂,硝烟弥漫的战场笼罩层层迷雾。无论是商务部专家,还是受邀赴欧盟谈判的中国行业商会,以及光伏企业,都反映欧盟在反倾销程序上、决策上不透明。
在显露于表面的剑拔弩张之下,一个更加长远的谋篇布局也在暗流涌动。《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接近光伏案人士处获悉,欧委会反补贴调查已经完成,下月将向成员国提交报告并进入投票程序。预计将于8月发布反补贴初裁,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补贴指控属实,欧盟可以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
“在这一轮反补贴初裁前的投票中,欧委会肯定会提前更加努力地对成员国做更多的游说工作,因为欧委会急需挽回上次投票所丢的颜面。此轮投票的形势会更加复杂,中欧在接下来几周的磋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布鲁塞尔一位知情业内人士分析。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此案中,欧委会暗中布局,适用低税规则以规避“双重救济”,实为长远打算,意在铺平制裁所谓“中国补贴”的贸易保护之路。资深业内人士指出,与单纯指向企业的反倾销不同,反补贴针对的是中国政府和企业,终裁一旦发布就证明从法律的层面确认了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不单来自低价还源于不公平的补贴这个事实。这对中国的经济制度是沉重一击,政治意味更浓。
中欧之间曾有过不少贸易摩擦,但此次光伏案无论从涉案金额、产业类型还是从影响面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据初步测算,光伏电池产品涉及中国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占2012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的70%以上。也因为该案涉及的是被多国视为未来经济引擎的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中欧光伏案进展备受各界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场中欧光伏业的正面交锋,也是中欧之间就经贸、投资领域的全面博弈。可以说真正的较量才刚拉开帷幕。事实上,欧盟早就表露出想把光伏和通信设备案捆绑起来谈判,甚至将中欧投资协定、中欧自贸区协定等内容都捆绑在一起,以实现其直击中国经济体制、让中国开放更多市场的深层次目标。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