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未来或面临分化】
从海外经验来看,美国、韩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均先放开贷款利率,对存款利率放开更为谨慎。而在存款利率上限最终放开后,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率均先小幅上升随后系统性下降。中期来看,主要证券市场的股市估值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均有所提升。
伴随中国利率市场化预期进一步明确,银行股会分化。招商证券分析称,未来定价能力强的银行有望脱颖而出。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望带来一些相关板块的交易性机会。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设上限,可能带动借道放贷,激发典当、小贷概念公司在短期内出现交易性机会。
【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
“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这是在行政机制范围内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步骤,是水到渠成之事。鉴于其仍在行政机制范畴内,对市场有利好,但影响会很快过去”。昨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对记者表示。
“目前,贷款的基准利率还存在,新增贷款规模还有管控。因此,目前的改革只能称为水到渠成式的,并非是里程碑式的。”王国刚说。
在王国刚看来,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只是“内科手术”,在现有行政体系框架内,用行政机制推进利率的浮动水平、利差等的变化。真正的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即应从金融市场入手,大力发展存贷款的替代品、各种债券以及在债券基础上的债权债务工具。
【短线是压力,长线是活力】
短线来看,传统产业股的走势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对于央企在内的大型企业来说,虽然可以获得优惠的贷款利率,减少财务费用,但对终端产品需求回落来说,这些利好并不值得一提。所以,此类个股的估值重心难以迅速回升。而对于银行业来说,为争夺优质客户,贷款优惠利率的实施可能会进一步收敛存贷差,这就直接使得银行业的业绩预期有所降低,不利于其短线走势。这可能也是近几个交易日银行股不振的诱因,本周银行股走势可能会延续上周的不振走势。短线A股的确存在一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