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始触及核心: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信号与现实
但就中长线来说,银行业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希望,那就是渐渐放松管制,这必然会释放出企业的竞争潜能。也就是说,越是管制放松,企业活力就越强。放松贷款利率管制,对大市值银行未来的经营效率提升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其股价短线可能承压,但中长线却可以体现出优质大市值银行股的潜力。而且,部分小市值银行股也会利用这一契机,完成惊险一跳,成为大市值品种。
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利率管制的放松,也给市场一个新的预期。市场会预期其他行业也会陆续出台一系列的管制放松的政策。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外论一撇】路透社报道说,这一市场期盼已久的行动表明,中国新领导层决心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央行的这一决定将使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展开自由竞争。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这一改革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报道说,此举是中国朝着金融体系自由化方向迈出的积极一步。政府承诺在金融领域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美联社的报道认为,中国央行的举措旨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系以支持经济增长。中国的银行将大部分资金贷给国有行业,而能带来就业岗位和财富的企业家则没有优势。允许借贷双方商定贷款利率,有望让更多资金流向私有企业。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说,此举也许不会马上对经济增速放慢的中国起到帮助作用,而且力度也不像许多经济学家希望的那样大。不过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中国真的要彻底整顿需要改革的金融体系。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在国际市场越来越担忧中国僵化的利率管制导致“影子银行”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央行此举等于向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将积极推动金融改革,纠正经济体制中的弊端。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