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21世纪》:面对来自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三个方面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如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牛锡明:商业银行能否应对好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这三大挑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银行是顺周期行业,在经济上行期往往会伴随资产规模的增长。但中国银行业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在经济下行期怎样做好风险控制是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利润当期性和风险滞后性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永恒的矛盾。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还是信用风险,银行的首要工作是控制好信贷风险。资产质量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十年磨一剑。业内有观点认为,信贷风险具有“357”特征,即信贷大投放后,3年风险暴露,5年风险爆发,7年形成损失。管理信贷风险要有长期思想准备。在风险抬头的大环境下,银行经营不看谁跑得最快,而看谁耐力最强。
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一是要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守经营中的底线原则,坚持真实贸易背景,将信贷资金与客户的现金流、物流紧密结合;把控好信贷风险的关键,严禁“贷款-保证金-开承兑汇票”式的信贷自循环,把贯彻国家宏观政策与把控好信贷风险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应针对不同地区发展阶段、金融业态的差异,指定差别化发展策略,依据产业梯度转移调整信贷布局,更好地支持中西部的发展。三是要均衡地摆布行业信贷结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发挥行业信贷政策在调整信贷结构中的作用,把握行业限额管理、客户名单制、审批人资质等关键环节,信贷必须“有进有退”,不能“只进无退”。四是要更多地支持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五是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办好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六是要注意加强风险点管理,如钢贸和民间融资、理财、集群式企业、卖出回购和买入返售业务、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等等。
将风险管理体系切实延伸到全行,就要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在“全覆盖、全流程、责任制、风险文化”这四个方面下功夫。首先,风险管理架构必须做到全覆盖。全覆盖的基本内涵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风险管控的触角向外延展、向下深化,直至覆盖到各级机构和网点、各类风险和业务、各项管理和操作,比如将授信延伸到理财、投行等业务。其次,风险管理机制必须实现全流程。全流程的基本内涵是“流程为本,程序至上”。按照“前后台分离、双线控制、换手监督”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审批流程,杜绝逆流程审批和领导审批。第三,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严格的责任制。严格的责任制是监督和保障风险管理体系顺畅运行的制度安排,其基本内涵是“职责明晰,失职问责”,大力推行岗位责任和管理责任认定体系。最后,风险管理内部环境方面必须营造良好的“风险文化”。其基本内涵就是“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在经营管理和产品创新中守住合规底线、不触政策红线,不与监管部门博弈,借助外部监管与内部检查,强化全员合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