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最微观的表现形式,如何让其健康成长,对于增强经济活力、转变发展方式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的小微企业贷款难,成为了小微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出的“助保贷”业务,通过创新变革推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贷款难。
“今年是忙碌的一年、丰收的一年,业务量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是没有问题的。”福州银达汇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昌接到采访电话时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和记者分享着他和他的公司成长所带来的激情和快乐。2012年9月,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与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企联签署了《福建省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合作协议》,正式推出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银达汇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有幸成为了第一个受益者,2012年11月20日,经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推荐,陈昌用自己的价值80多万房子做抵押物办理了福建省政府助保金池的第一笔“助保贷” 业务,获得了福建省建行150万元的信贷资金。陈昌说,正因为有了这笔资金的注入,公司今年的业务才得以快速发展。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林和发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分行通过搭建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平台创新推出“助保贷”业务,打造基于“资金池”防范风险、带动批量化营销的全新小微企业信贷模式。这一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扩大小微企业可贷款额度的同时还降低了融资成本,有力的支持了福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
创新风险缓释模式
为小微企业贷款降低门槛、减少负担,一年来建行“助保贷”为小微企业减负超过1500万元
“助保贷”是指在企业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以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由银行向政府助保金管理机构和银行双方共同认定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进行重点扶持。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风险补偿资金组成共担风险的助保金池。以福建省政府“助保金”业务平台为例,获贷企业缴纳贷款金额2%的助保金和省财政出资2000万元组成助保金池;在出现不良贷款时,先行从企业缴纳助保金扣减代偿损失,若不足,再由银行和政府平均分摊。
这一风险共担补偿机制,缓释了银行的风险,小微企业贷款门槛高、融资贵问题迎刃而解。融资门槛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在于缺乏足值的抵押物,很多初创型企业,厂房是租的,没有大型设备,无法提供有效担保。“助保贷”不要求企业提供全额担保,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情况,企业只需提供不低于贷款额度40%的抵质押或担保。
“算下来,我们多贷了288万元,成本还少了约14万元。”东风康明斯发动机(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鑫祯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这笔账:“去年向建行申请了‘助保贷’480万元,“如果担保贷款,不但要交2.5%的担保费,还要先交给担保公司20%的保证金,最后实际只能到手372万元。以个人房产抵押贷款,240万的房产评估后原来只能贷168万,现在贷到了420万,另外的60万元也只需要第三方担保40%。”郑鑫祯说,“建行方面表示,明年可扩大贷款金额。有了这个好政策,我们决定把在广东的企业全部搬回来,已在青口征地45亩。”新机制下,产生了贷款金额“乘法”扩大、融资成本“除法”减轻的双重效果。据统计,通过建行“助保贷”业务的投放已为企业减轻融资成本负担约1533万元。
创新共同管理模式
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小微企业经营透明度,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管理提高银行服务效率
“该公司的信贷资金配置过高,与公司的经营规模不匹配,建议降低贷款额度。”上月,省建行小企业业务部收到了省企联提交的“年底前到期的部分助保金贷款的意见”。今年8月,福建省企联对2013年底贷款到期的大部份企业进行了回访,并对其中4家企业提出了“降低贷款额度”、“进一步了解企业信贷资金使用情况”、“难以可持续发展,建议退出”等意见。
“受省经贸委委托,我们配合建行组建了‘助保贷’合作平台,共同对小微企业进行筛选、推荐、引导和扶持,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回访调查等形式,了解企业的最新情况,进一步完善机制。”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林国樑表示。
“小微企业数量和门类太多,是银行最头痛的问题。合作过程中,省企联一起帮助筛选客户入目标客户库,在经银行内部信贷调查评审后,由省企联和银行双方认可才能加入助保金池,发挥企联了解企业、贴近市场的作用。省企联的介入,不但帮助把握了信贷扶持方向,又较好地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福建省建行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何明波说。
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大“顽症”:银行拥有众多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却无法对每家小微企业开展针对性的营销;而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又无法找到合适的贷款银行。
今年,福建省企联通过转型,成立了非盈利性的金融服务中心,着手组织社会资源帮助小微企业整合信息,进行增信服务,促进银企对接。“小微企业点多面广、千差万别,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林国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