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长寿区某国有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与一家通讯公司联合开展“分期付款购电脑”促销活动。市民游先生觉得此次活动比较不错,便参与了该活动,并按照通讯公司的要求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
2010年12月,游先生为周转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然而,他却被告知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所以银行拒绝向他发放贷款。游先生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一向珍视信用情况,也没有出现过拖欠贷款或恶意透支信用卡不还等事情,怎么可能会有不良信用记录呢?于是,他向银行提出质疑。
银行经过层层倒查,终于查明了原因。原来,2009年时,某通讯公司长寿分公司客户经理傅某利用工作便利,获取了游先生的身份证复印件,并持该复印件到银行,以游先生的名义办理了一张透支额度为1万元的信用卡。随后,傅某刷卡消费1万余元,但并未按时还款。因犯信用卡诈骗罪,傅某受到了刑事处罚。
身份证被盗用 银行不删记录
真相大白后,该银行向游先生出具了“个人信息被盗用,无恶意透支行为”的情况说明。然而,银行并没有按游先生的要求,及时删除不良信用记录,且没有向游先生给出任何说明。
2012年,游先生瞅准一个商机,再次向该银行申请贷款。但是,因为尚未删除的“不良信用记录”,他又一次无法得到贷款,也痛失了商机。
于是,2012年底,游先生以该银行“不作为”为由,将该银行起诉到长寿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该银行立即删除“不良信用记录”、行长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经济损失42万元。
一审判赔三千 后协商赔五千
长寿区法院审理后认为,银行仅凭傅某提供的他人身份证复印件即批准发放了信用卡,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在查证游先生不良记录非他本人行为造成后,没有及时删除“不良信用记录”,造成游先生不能及时、顺利办理信贷业务。银行应该删除而没有及时删除,该行为与游先生不能获得贷款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但是,游先生要求该银行赔偿经济损失42万元,并未交纳相应诉讼费,也没有提交充分的证据,证明他受损情况以及他所受损失与银行“不作为”的利害关系。所以视为他撤回该诉讼请求,法院不予受理。
最后,法院判决该银行赔偿游先生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同时驳回游先生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游先生不服判决结果,向市一中院提起上诉。经多次调解,近日双方协商后最终达成协议,该银行向游先生支付精神抚慰金5000元,游先生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五大疏忽影响个人信用
1、信用卡消费没有按时还款产生逾期记录。
2、按揭贷款没有按期还款产生逾期记录。
3、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贷款利率上调以后,仍按原金额支付月供而产生的欠息逾期。
4、社保、养老保险等欠缴记录。
5、为第三方提供担保时,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而形成的逾期记录,会拖累你的信用记录。
信用报告出错这样删改
1、个人或企业认为本人或本企业信用报告中的信用信息存在错误(简称异议信息)时,可以向征信中心、征信分中心、商业银行提出书面异议申请。征信中心查实后,可进行删改纠正。
2、如果市民对异议处理结果仍然有异议,除了可以向央行征信部门反映、向法院提起诉讼,还可以向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申请在个人信用报告上发表个人声明。“个人声明”是当事人对异议处理结果的看法和认识,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只保证“个人声明”是由本人发布,不对声明内容本身的真实性负责。
产生不良记录这样修复
1、如果目前自己的信用报告中存在不良记录,那么首先要避免出现新的负面记录。
2、尽快重新建立个人的守信记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着重考察的是这个人最近的信贷交易情况。如果一个人偶尔出现了逾期还款,但此后都是按时、足额还款,这足以证明其信用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