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在输入型通胀
还有一种批驳观点认为,国内并不存在输入型通胀,因为如果通胀发生在中国外部,不仅会提升进口价格,同时也会提升出口价格,假设进口价格提升了50%,那么把人民币汇率也提升50%,进口价格就不会变动,而汇率提升会抑制出口,但是由于外部的通胀因素也把出口价格水平提升了50%,所以即使出口量减少了50%,出口金额仍然不变。
对此笔者认为,账这么算当然很清楚,但问题是假定进出口价格都能够获得同幅度提升。然而实际情况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近年来的通胀发展过程中,都是上游产品大幅度涨价,而下游的加工业产品涨价幅度要小得多。从中国PPI指数看,2005-2010年上涨幅度为18.8%,其中采掘工业上涨幅度为88.9%,原材料上涨幅度为36.2%,加工工业仅上涨了8.7%,可见在过去六年里,上游产品涨价幅度是下游产品的十倍。
中国是一个加工型的贸易结构,大量资源需要进口,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体。2010年在中国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比重高达95%,初级产品仅占5%,而在进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69%,初级产品则占到31%。由于国际市场也是上游产品大幅度涨价,下游产品涨价幅度有限,所以对中国这样的进出口结构来说,就是进口商品的平均涨价幅度要显著高于出口商品的涨价幅度,比如今年1-5月,中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上升了16.7%,而出口价格指数只上升了9.4%。从主要大宗进口商品的单价变动看,初级产品涨价多而工业制成品涨价少的情况就更清楚,比如今年上半年,进口原油上涨了33.2%,铁矿石上涨了42.5%,粮食上涨了31.7%,而进口汽车价格只上涨了11%,集成电路价格还下跌了4.9%。
可见,输入型通胀对中国这样出口类型的国家来说,是确实存在的,我们不能用假设的前提来代替实证分析,更不能作为制定宏观政策的理论依据。
货币超发未必导致通胀
另外一种批驳观点认为,日本同样是加工贸易型经济,同样是处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CPI却是呈现下降趋势,国际通胀难以输入日本国内。由此可见中国的通胀也不是输入型的,而是由于国内货币超发造成的。
笔者认为,对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近十年来,日本进入了长期的通缩过程,消费物价水平的确一直在下降,但这并不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日本就没有影响,因为从日本的PPI看,在2005年以后也同样发生了大幅度上涨,在到2008年的四年中总共上涨了13.4%,其中原材料价格指数更是大幅度上涨了66.3%。可见,日本的消费物价上不去,原因并不是国际大宗商品到了日本就碰到了铜墙铁壁,而是在从上游向下游产品传导时碰到了阻滞。这个阻滞,就是日本在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后长达二十年的经济停滞。这个停滞强烈压制了国内需求,使上游产品的涨价压力无法向下游产品市场释放,所以就改变了形态,变成了企业利润与居民收入的下降。
日本是一个特例,不能用日本来说明加工型贸易国家都不存在输入型通胀,看看韩国、印度、越南等这些同属于加工贸易的经济体,目前通胀已经发展到何种严重程度,就知道输入型通胀不仅在中国,并且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事实。
如果用日本的情况来说明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我想更应该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如果没有一个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即使货币超发得再多,也不一定会引发通胀的结果,反而可能是通缩。现在大家都在指责美国不断搞QE(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但QE不是美国人的发明,而是日本人的专利,日本人在本世纪初开始搞QE,而且实行了长达十年的零利率政策,2001-2008年日本狭义货币M1的增幅高达63.7%,但同期按现价计算的经济增长幅度连1%都不到。货币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70倍,可不仅没有发生通胀,反而却经历了长达十年的通缩。有了日本这个案例,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货币超发不仅可能与通胀同行,也有可能与通缩同在。
一个经济体是否存在由货币超发所导致的需求过旺,不仅可以从通胀的态势看,也同样可以从经济增长的态势看。因为如果存在着由货币超发所导致的需求过旺,除了会导致通胀现象,也必然会同时引起经济过热,但目前中国经济的情况可不是如此,是通胀在四次加息后仍然强劲向上,而增长却在节节下行。显然,如果存在需求过旺,经济增长是断然不会取下行趋势的,而经济增长的曲线下行与货币的曲线下行趋势相一致,却都与通胀曲线向上的趋势相反,正好说明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已经成功地收紧了宏观需求,从而对增长形成了抑制,而由于推动通胀上行的原因不是货币需求因素,所以并不受宏观需求紧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