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倒逼”的选择
开篇所述经济学者对本报表示,李克强对城镇化的定位还和高层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关。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对我国发展环境和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
十八大报告提到,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城镇化也是一定形式下的‘倒逼’转变。”上述专家表示。
《行政管理改革》杂志2012年第11期发表的一篇李克强论述城镇化建设的文章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文章称,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研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问题,这很有必要,意义重大。
“对外部局势的判断和对内部形势的评估是高层选择将城镇化作为重要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学者认为,从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来,国家有意淡化GDP 理念,经济增长将进一步转向依赖国内消费。而中国城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规模和潜力,无论在长期性、战略性、时代性上都具有巨大转折意义。
在李克强的思路里,城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关乎世界的问题。去年11月,李克强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
“13亿人的现代化和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李克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