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的出台,有利于化解市场潜在的风险,更好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将促使商业银行加快理财业务转型,改变当前这种依托其他机构变相放贷的理财模式,而真正回归银行理财的代客理财本质
上周,针对规模快速扩张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银监会出台新规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新规甫一发布,引起A股市场金融板块的大幅振荡:银行股出现集体下跌,部分理财余额较高的银行股票甚至跌停。
新规为何引发如此剧烈的市场反应?
业内人士分析,新规主要对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非标准化的债权资产进行了严格规范,要求控制此类资产总额,实行理财产品和投资资产的一一对应,并为此类资产计提资本,这些资产包括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信贷资产等。
这些业务,恰恰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规模和市场占比相当可观。据市场预测,这类投资约占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40%左右,余额近2.8万亿元。银监会此次对这部分业务加强监管,严格控制业务扩张带来的风险,无疑会给“高烧不退”的银行理财市场带来降温,并对银行盈利产生影响。
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资金余额达到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3%。然而,银行理财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随之积聚。
去年以来,商业银行通过券商、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将大量理财资金投资于票据、信贷类资产等,进行风险资产腾挪或转移,借以规避贷款管理和监管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也因此成为银行高息揽储、变相放贷的工具。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为3.6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新增贷款为1.69万亿元,其占比不及社会融资规模的一半,与此相对应的是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票据等表外融资业务的不断快速增长。大量非信贷融资处于监管之外,资金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转移,风险也在其间不断传导、累积,最终有可能引发整个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而且,此前不少银行理财产品采用“资金池”运作方式,不同期限、不同风险、不同收益的多个理财产品同时对接“资金池”内多笔资产,以致每项产品具体的资金投向不明确,单个产品难以核算、兑付。一旦后续的理财产品难以顺利发行,或者是投资者集中赎回,风险就会集中爆发。
针对这些情况,新规严格限制业务规模,要求商业银行对此计提资本、以成本覆盖风险;同时要求对每个理财产品进行独立管理、记账和核算,以分散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的透明度更高,由此能清楚了解每笔资金的投资去向和风险情况,及时掌握产品投资状况,做到明明白白理财。
新规的出台,给银行理财加了一道“防火墙”,有利于化解市场潜在的风险,更好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将促使商业银行加快理财业务转型,改变当前这种依托其他机构变相放贷的理财模式,而真正回归银行理财的代客理财本质。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银行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利用较为成熟的风险评估技术,为客户提供金融资产服务,实现资产增值,使得理财市场真正成为直接融资市场的有益补充,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