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 财经> 信托 > 正文
信托公司:做配置还是做投资?
www.fjsen.com 2011-08-01 15: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来说两句

    《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后,特别是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信托和银信合作不断规范之后,信托公司未来的出路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在这些讨论中,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词汇被提及得最多。但是,信托公司未来的道路究竟应该是财富管理还是资产管理?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对于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定义,人们很容易说出它的答案,但在现实中,许多人对于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概念却似乎是等同的。这一点,从一些信托公司的战略规划中就可以看出来。某大型信托公司就曾明确提出,将“建设一流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平台”。按照这个目标,信托公司是做财富管理还是做资产管理呢?或者是二者兼做?

  对于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区别,一位曾有过多年海内外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信托公司高管曾这样向记者描述:财富管理的概念大于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区别在于,在操作上财富管理应该强调配置能力,而资产管理则更强调投资能力。在机构功能上看,私人银行应该是典型的财富管理机构,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分业监管的背景下,私人银行不能为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因此,其功能更多的是帮助客户对财富进行配置;在资产管理方面,典型的代表应该是基金公司,它强调以自身强大的投资能力为客户的资产进行保值增值。

  按照这样的一个区别,对于未来信托公司走财富管理之路还是资产管理之路的讨论,就是信托公司应该更注重做配置还是做投资的讨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目前记者从多位信托公司高管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方式所透露出的信息看,信托公司更愿意选择做配置。

  未来的信托公司究竟应该做配置还是做投资?信托公司应该着重提升的是配置能力还是投资能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从法律环境上,信托公司进行财富管理的环境是否成熟?财富管理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在外延上可以包括对个人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首先考察客户本身的情况,分析客户的中长期收入和抗风险能力,并结合客户家庭成员的情况与综合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从出生到死亡、各个不同人生时期的理财规划。因为财富管理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将客户的财富配置到不同的领域和产品,因此其主要的职能在于配置。财富管理的内容应该包含动产、不动产和资金、证券等在内客户所有的财富。而从目前中国信托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内容看,所能从事的主要是资金信托,动产和不动产信托因为法律环境不完善等因素并没有开展起来,避税、财富传承等功能也无法发挥。在法律环境没有改变之前,信托公司所能从事的只有资金信托,并不能对客户的财富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如果对客户的财富进行配置,信托公司所能配置的客户的基础资产也只有资金。因此,所谓的财富管理,实质上也仅仅是对客户资金的配置。虽然在分业监管下,与银行、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比较,信托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但距离财富管理对客户终身、全方位的服务要求还相差甚远。

  即使以资金为基础资产进行配置,信托公司选择做配置还是做投资,还应该考虑一个问题:从自身发展上,信托公司业务的开展偏重于配置是把自己做大了还是做小了?在目前分业经营的环境下,私人银行因为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因而只能将客户的资金配置到其他不同机构中,成为了一个准“中介机构”,这也是目前中国私人银行无法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信托的优势就在于跨领域经营,将自己定位在帮助客户配置现金资产上,将偏废信托公司的投资能力,迫使信托公司也只能将资金配置给专业机构运作,等于放弃了自身优势,把自己做成了私人银行那样的准“中介机构”。但同时因为品牌信誉及机构网点等远远弱于银行,因此竞争的结果可以想象。放弃自身可以在不同领域投资的制度优势而去将客户的现金资产配置给其他机构运作,这样的做法是把自己做大了还是做小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